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梁启超《新民说》的再认识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民说》是梁启超浩翰著述中较为重要的一部著作,在近代思想界产生过广泛影响。自发表之日起,人们对它的评价就仁智互见。直至今日,仍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谈些个人的看法,就教于史学界同行。
作者
崔志海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4-95,共12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新民说》
梁启超
思想界
史学界
仁智
新民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
康有为
国民性改造
民族文化心理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胡绳武,金冲及.
关于梁启超的评价问题[J]
.学术月刊,1960,4(2):40-5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孔祥吉.
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85(4):161-192.
被引量:5
2
席志武,于瑞.
近百年来梁启超评价史述评[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24-31.
被引量:1
3
尹占文.
中国人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再思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3):160-168.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19
1
冯恩大.
启蒙立场的民族主义宣言——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解[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5):54-57.
被引量:15
2
石培玲.
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J]
.社科纵横,2004,19(5):124-126.
被引量:2
3
高力克.
福泽谕吉与梁启超近代化思想比较[J]
.历史研究,1992(2):163-173.
被引量:5
4
崔志海.
评海外三部梁启超思想研究专著[J]
.近代史研究,1999(3).
被引量:9
5
黄珅.
一个世纪话题——评梁启超的《新民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43-49.
被引量:3
6
吴春梅.
近代民族主义与梁启超的新民思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4):88-93.
被引量:6
7
巴斯蒂.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J]
.近代史研究,1997(4):218-229.
被引量:72
8
方志钦.
论梁启超的启蒙“三民”主义[J]
.广东社会科学,1986(4):53-63.
被引量:3
9
沈善洪,王凤贤.
梁启超《新民说》伦理思想初探[J]
.学术月刊,1984,16(11):29-33.
被引量:2
10
张衍前.
近代国家观: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J]
.理论学刊,1995(5):71-7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崔志海.
梁启超与日本——评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J]
.近代史研究,2004(4):179-206.
被引量:5
2
王琼.
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0(21):239-240.
3
石烈娟.
近20年来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05(9):191-192.
被引量:1
4
王海林,董四代.
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综述——以《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为中心[J]
.绥化学院学报,2012,32(3):76-79.
被引量:3
5
闵心蕙.
以群为纲:《新民说》中“新民”概念考辨[J]
.江苏社会科学,2023(1):181-190.
被引量:2
6
梁小青.
论梁启超稳健社会主义理论框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2):42-43.
7
李健.
试析佣金价格浮动对券商的影响[J]
.天津财税,2003(1):40-4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陶海洋.
试析现代化理论研究在中国的演变[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1-14.
被引量:1
2
郭刚.
论梁启超的国民启蒙逻辑历程[J]
.长白学刊,2010(1):144-148.
3
崔志海.
梁启超日本观的演变与反思[J]
.江海学刊,2011(5):176-180.
被引量:2
4
郭平.
从《少年中国说》论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构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2):8-9.
被引量:1
5
范贤政.
“国体”与“政体”在近代中国的演变与分化[J]
.学术研究,2014(3):40-45.
被引量:5
6
喻中.
所谓国体:宪法时刻与梁启超的共和再造[J]
.法学家,2015(4):158-175.
被引量:8
7
翁有为.
梁启超对专制体制批判之发覆[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5):109-129.
8
曹妮.
梁启超青年教育观补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2021(3):118-119.
9
沈桂萍,周鹏.
比较视野下的晚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叙事为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5(4):1-10.
10
汪沛,马梅,罗文慧.
从询唤到“制造”:青年的身份书写与媒介动员——以《新青年》《中国青年》为中心的考察[J]
.传媒观察,2025(4):109-120.
1
陈高原.
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J]
.近代史研究,1992(1):1-22.
被引量:20
2
周建超.
论梁启超的《新民说》[J]
.历史档案,1997(3):88-94.
3
王琼.
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0(21):239-240.
4
萧璠.
北周李贤墓志一处断句的商榷[J]
.文物,1991(3):67-67.
被引量:3
5
杨锦麟.
滇系何失落之有?[J]
.南方人物周刊,2011(23):8-8.
6
赵晶.
明代宫廷画家入值体例探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10):97-112.
被引量:1
7
冯磊.
屁股改变严复[J]
.百姓,2006(11):37-38.
8
王子林.
皇帝死后沐浴说——紫禁城中浴德堂功用的六种可能之一[J]
.紫禁城,2006,0(7):86-87.
被引量:1
9
郑云山.
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J]
.近代史研究,1992(1):23-36.
被引量:8
10
赵云声.
文韬武略的民国军神蒋百里(下)[J]
.炎黄世界,2012(9):35-37.
近代史研究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