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武昌起义胜利原因新探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武昌起义一举成功,举世瞩目.那么,为什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十多次武装起义总是以失败告终?而武昌首义却胜利地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对于这一惊人的历史巨变和突发性的起义成功的解释,一般地认为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是历史的合力的结果,如种族的积愤、内政的腐败、外患的逼迫、思想的进化等都是这种合力的一部分①.也有人认为,武昌起义的胜利。
作者
胡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78-84,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武昌起义
胜利原因
黎元洪
武昌首义
革命党人
“中立”
革命军
总督
袁世凯
统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7
1
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J]
.历史研究,1996(4):122-136.
被引量:39
2
周兴樑.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军政府[J]
.历史研究,1993(3):54-72.
被引量:8
3
吴剑杰.
清末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J]
.历史研究,1991(6):66-77.
被引量:2
4
张海鹏.
湖北军政府"谋略处"考异[J]
.历史研究,1987(4):177-189.
被引量:3
5
孙宏云.
再析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1):82-88.
被引量:4
6
萧致治,聂文明.
黄兴与辛亥革命[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40(5):71-77.
被引量:2
7
汤志钧.
戊戌辛亥间文化思想与政治[J]
.史林,1998(2):13-21.
被引量:1
8
竺柏松.
关于武昌起义的领导问题[J]
.江汉论坛,1981(5):13-19.
被引量:6
9
冯天瑜.
湖北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原因初探[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Z1):20-31.
被引量:4
10
龚书铎,吴效马.
革命是褒词还是贬词?——从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谈起[J]
.求是,1996(6):38-4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肖季文.
近五年辛亥革命史研究概览[J]
.文史杂志,1991(4):23-24.
2
严昌洪.
20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01(10):11-16.
被引量:8
3
苏全有,方圆.
对近三十年来武昌首义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61-65.
4
苏全有.
从武昌起义看清政府的危机应对[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39-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魏楚雄.
五四运动:精英心态、民族情绪和历史的时空错位[J]
.珠海潮,2019(2):3-20.
2
周一平,黄信远.
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J]
.河北学刊,2011,31(4):60-66.
3
黄广友.
政治、语境与历史:20世纪后半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变迁[J]
.山东社会科学,2011(9):15-22.
4
田苹,孟凡明.
有关辛亥革命的学术研究介绍[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10):68-72.
5
邱巍.
六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之学术变迁——以研究假设和研究取径为中心[J]
.学术月刊,2011,43(10):144-154.
被引量:3
6
高运坦,刘小琴.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1):59-60.
被引量:1
7
魏楚雄.
历史的节奏:海内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及争议[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2):76-83.
8
张春燕.
首义文化与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研究——旅游视角下[J]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5):9-11.
被引量:1
9
苏全有.
清末民初政治体制转型缘何具有平稳特征[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20(3):15-22.
被引量:1
1
储朝晖.
论陶行知人口科学思想[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5(3):31-34.
被引量:1
2
新中国60年:从痛苦与反思走向繁荣与发展[J]
.时代金融,2009(11):40-41.
3
刘星.
少生优生 利国利民——陶行知的人口统制思想[J]
.人口学刊,1984,6(2):54-55.
4
编者寄语[J]
.学习与探索,1987(6):146-146.
5
编者寄语[J]
.学习与探索,1987(5):146-146.
6
毛敏修.
辽沈战役胜利原因及伟大意义——纪念辽沈战役纪念馆落成开馆[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6(1):47-50.
7
董进.
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及对我们的启示[J]
.理论探索,2001(2):28-28.
8
余水大.
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33-34.
9
关敬如.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金融宏观统制[J]
.管理世界,1986,2(1):45-51.
10
辛章平.
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的核心[J]
.城市问题,1988(4):60-63.
广东社会科学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