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结构主义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M.福科:结构主义及其超越总结福科的思想是件极为棘手的事,部分原因是他的风格,部分原因则是他有意采取的策略的结果。在福科的所有著作中,他的思想不断改变,力图打破现存概念的局限,不停地变换其重点、意图和方法。至为重要的是尽管结构主义思想使他的著作带有活力,近来他却一直竭力使自己疏远结构主义,试图创建一种新的历史方法。
作者
R.J.安德森
史亮
出处
《世界哲学》
1990年第6期40-46,共7页
World Philosophy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德里达
话语
在场形而上学
系谱学
性行为
历史方法
索绪尔
解释学
思想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87
1
姜海燕.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现代教学设计的路径探寻[J]
.现代教育论丛,2008(1):52-55.
被引量:3
2
冯友兰.
魏晋玄学贵无论关于有无的理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1):13-20.
被引量:6
3
杨春时.
走向本体论的深层研究[J]
.求是学刊,1993,20(4):3-8.
被引量:4
4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50
5
F.R.安克斯密特,罗筠筠.
历史编纂学与后现代主义[J]
.国外社会科学,1990(6):50-56.
被引量:1
6
A.内哈马斯,涂军.
真理与后果——怎样理解J.德里达[J]
.世界哲学,1989(2):26-33.
被引量:4
7
D.诺维茨,碧平.
对解构的狂热[J]
.世界哲学,1989(2):33-42.
被引量:3
8
刘北成.
福柯史学思想简论[J]
.史学理论研究,1996(2):87-94.
被引量:10
9
鲁洁.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
.教育研究,2004,25(6):3-7.
被引量:328
10
章辉.
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J]
.河北学刊,2004,24(5):11-1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6
1
余章宝.
散乱的历史——福柯后现代主义历史观[J]
.史学理论研究,2001(4):53-67.
被引量:8
2
章辉.
本体论的歧见及其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关联[J]
.人文杂志,2005(6):106-112.
被引量:3
3
杨宏秀.
论德里达的解构运作[J]
.南京社会科学,2009(12):42-46.
4
余章宝.
传统历史话语的颠覆——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后现代历史观[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2):111-118.
被引量:16
5
邹逸.
本质主义教学文化及其转向[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2(4):19-24.
被引量:2
6
刘海龙.
从“科玄之争”到“索卡尔论战”——论文化哲学视阈下的人文与科学[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3):41-4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谢雨婷,徐芷珊,左璜.
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遭遇的思维挑战与应对策略[J]
.课程教学研究,2023(3):88-93.
2
赵国强.
证分析师话语分析与实践导向——基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3):78-79.
3
秦艳萍.
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看文学语言[J]
.芒种,2012(23):127-128.
4
马凌.
解构神秘:《傅科摆》的主题[J]
.外国文学评论,2005(2):5-12.
5
程晖晖.
《山西乐户研究》之后[J]
.中国音乐,2005(1):86-92.
被引量:3
6
袁长生.
炼钢系统一次除尘电机节电空间分析[J]
.冶金动力,2006(4):7-8.
7
吴宗杰,姜克银.
中国文化人类学的话语转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5):83-93.
被引量:12
8
郭震旦.
近20年后现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9.
被引量:1
9
李游.
福柯历史哲学思想探微[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181-182.
被引量:2
10
李占伟.
实践、后实践美学之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综述及反思[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9-21.
1
冯波.
卢卡奇与施特劳斯——关于历史方法与虚无主义之关系的对话[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3):55-61.
2
圣职按立[J]
.天风,2016,0(3):62-62.
3
过犹不及 知止不败 李嘉诚答问[J]
.中国企业家,2005,41(13):32-33.
4
李嘉诚.
过犹不及 知止不败 李嘉诚答问[J]
.品牌,2005(7):30-31.
5
张兴娟.
对海德格尔“历史性”与“时间性”关系理论的理解与质疑--在解构在场形而上学的层面上[J]
.世界哲学,2014(1):148-159.
被引量:7
6
李松,董迎春.
延异哲学:从“摧毁”到“解构”[J]
.长江学术,2008(3):88-93.
被引量:1
7
王楷.
论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方法中的“历史”的涵义[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5):79-82.
被引量:2
8
王新娟.
简述恩格斯晚年的历史方法论思想[J]
.现代哲学,2001(2):59-62.
被引量:1
9
田海华.
拉德与诺特的传统历史方法[J]
.宗教学研究,2012(4):195-201.
被引量:2
10
居什,江小平.
外刊学论——“技术思想与先验哲学”[J]
.哲学动态,2003(9):44-44.
世界哲学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