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西族的崇尚勇武精神及其源流探索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纳西族是个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的民族,既有集本民族古文化大成的东巴古典文化,在历史上又以善于接受外来文化著称于世。另一方面,某些特殊的社会形态和习俗又因其独特的价值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如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丽江纳西族的殉情风尚(丽江在西方被称为“情死之都”)。这样一个具有多元灿烂文化的民族。
作者
杨福泉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4-81,共8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纳西族
崇尚勇武
多元文化
源流
外来文化
古典文化
民族
母系制
中外学者
古文化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5
1
杨福泉.
关于藏彝走廊中的纳文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2):17-19.
被引量:10
2
方国瑜,和志武.
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J]
.民族研究,1979(1):33-41.
被引量:51
3
周俊华.
历史上纳西族中国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
.云南社会科学,2007(2):95-99.
被引量:3
4
黄秀蓉.
“夷夏变迁”与明清“改土归流”[J]
.广西民族研究,2007(3):130-135.
被引量:5
5
马长寿.氏与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170.
6
余海波.明代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发展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3.
7
王钟翰冲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32.
8
余海波.明代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发展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03).
9
马长寿 遗.氏与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
引证文献
7
1
刘毅.
论民俗及其心理分析的可能性与途径——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4(1):47-52.
被引量:7
2
和锡健,冯兆丽.
“改土归流”前后纳西族尚武精神对比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114-116.
被引量:1
3
和锡健,冯兆丽.
纳西族尚武精神历史变迁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10):70-74.
4
和锡健,冯兆丽,刘春海.
纳西族尤氏部落尚武精神历史变迁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3):21-23.
5
杨福泉.
论纳西族的三多神信仰[J]
.云南社会科学,2017(4):93-98.
被引量:2
6
王雨萍,夏帆,王佳敏.
摩梭“武士服”样式构成及特征[J]
.时尚设计与工程,2024(1):26-28.
7
和虎.
现代纳西族祭天仪式内涵和功能的变迁[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15-2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尹可丽,赵星婷,张积家,李鹏.
听同伴讲民间故事增进多民族心理融合[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1):60-70.
被引量:7
2
张筱兑.
关陇民俗文化圈的提出及其在民俗学上的意义[J]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108-113.
3
刘传清,单文悦.
青林寺谜语民俗性解读[J]
.三峡论坛,2010(6):14-16.
4
李开文,谭广鑫,李晓通,周山彦,陈永兵.
基于表演理论的纳西族“东巴跳”传承语境探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2):133-136.
被引量:1
5
葛鲁嘉.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4):90-97.
被引量:1
6
张红颖,张宗登.
年味中的女红艺术——湖南安仁“元宵米塑”的文化表征与价值诠释[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5):113-118.
7
杨福泉.
昆亭·罗斯福的纳西东巴绘画艺术研究[J]
.民族艺术,2023(3):5-15.
8
李振鹏.
当代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实践及其泛民俗发轫[J]
.上海文化,2024(2):71-79.
被引量:4
9
冯永辉,刘邦春.
冯特民族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J]
.心理学探新,2024,44(5):393-400.
10
李四玉.
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
.文山学院学报,2018,31(4):57-63.
被引量:5
1
十二生肖与星座(上)[J]
.人生十六七,2007(6):56-56.
2
尹曲.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4,12(1):43-56.
被引量:2
3
张泽佳.
哪种人会在朋友圈里矫情死[J]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2015,0(1):74-74.
4
苏芩.
有多少爱情死在“前女友”手里?[J]
.伴侣,2013(3):8-9.
5
伍泽.
别让爱情死于消化不良[J]
.现代妇女,2000(12):26-27.
6
黄定天.
需要巨人和产生巨人的时代——兼驳“四人帮”对文艺复兴的诬蔑[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19(2):74-79.
7
吴承基.
城市与文化[J]
.城市问题,1987(5):60-63.
8
张雪梅.
日本人的爱情最高见证--“心中”自杀[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10):363-363.
9
倪匡.
殉情[J]
.晚报文萃,2013,0(12):13-13.
10
水一方.
殉情与崇拜[J]
.体育博览,2003(1):38-38.
民族研究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