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以其特有的性格影响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是其他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的关系,对于青年行为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课题。奥林匹克运动是教育青年的方式之一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一种竞技比赛形式具体反映出来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均然。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
作者
程志理
机构地区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关键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思想
体育协会
比赛形式
竞技运动员
进行体
教育青年
顾拜旦
体育运动
古希腊奥运会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3
1
马庆,武陈,侯彦玲,张晶.
新常态下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1):11-12.
被引量:4
2
欧阳柳青.
论指导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的格言——从“更高、更快、更强”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理性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32-35.
被引量:7
3
卢元镇.
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断想[J]
.体育与科学,1986,7(5):1-2.
被引量:19
4
熊斗寅.
《奥林匹克宪章》浅析[J]
.体育与科学,1993,14(3):9-10.
被引量:2
5
熊斗寅.
《体育颂》启示录[J]
.体育与科学,1988,9(4):2-6.
被引量:12
6
罗时铭.
论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J]
.体育与科学,1988,9(4):13-16.
被引量:2
7
卢元镇.
关于体育科学体系与科学属性探讨情况简介[J]
.体育科学,1982,3(4):39-41.
被引量:10
8
刘一民.
体育与余暇生活方式[J]
.体育科学,1995,15(2):18-18.
被引量:2
9
程志理,吴驷.
光荣与梦想——致萨马兰奇主席的公开信[J]
.体育与科学,1994,15(1):12-13.
被引量:4
10
贺幸辉.
网络媒介中奥运会开幕式与文化认同——以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分析个案[J]
.体育与科学,2015,36(5):96-10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于明岩,吴光远,钟丽萍,蔡艺.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之误及成因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41-43.
2
焦素花,张宇婷,焦现伟.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基于关键词的奥林匹克运动观念史叙事[J]
.体育与科学,2022,43(3):56-63.
被引量:3
3
杜卫提,孙珂.
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为例[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25(2):129-1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谢俊斐.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西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的必要性探析[J]
.旅游与摄影,2024(1):74-76.
2
刘露,王庆军,徐磊.
我国大众奥运观嬗变特征、影响因素与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22(12):45-51.
3
左伟,杜海松,梁芳,石伟东,拉兹洛·瓦伊达,茹秀英.
奥林匹克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道路[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35(2):117-124.
被引量:2
4
武秋言,蔡艺.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人类共识危机下奥林匹克新格言的人本价值回归[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23,38(4):27-32.
被引量:3
5
马蓉芳.
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4,14(18):96-98.
被引量:1
1
刘昱杉.
人文奥运理念对后奥运时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6):103-103.
被引量:1
2
高艳华.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对北京奥运会的意义[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4(2):112-114.
3
周荣西.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与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电子商务,2012(20):156-156.
4
熊斗寅.
论奥林匹克理想[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9-55.
被引量:4
5
管毅.
论当今奥林匹克的机遇与挑战[J]
.青春岁月,2011,0(16):337-337.
6
张德福.
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年[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4-6.
7
王云.
孔子的体育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38-41.
被引量:5
8
韦晓康,张旭国,魏巍.
奥运会的发展历程[J]
.田径,2005(2):55-57.
被引量:4
9
吴尚.
兴奋剂对青少年的危害与防御[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0(8):41-42.
10
黄文卉.
国外奥林匹克教育研究[J]
.北京观察,2005,0(3):24-27.
被引量:4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