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代中国的留日学生,不仅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而且,他们与20世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也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
金安平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4-155,共22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留日学生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近代中国
近代化进程
20世纪初
19世纪末
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21
1
黄力之.
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声——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回眸[J]
.探索与争鸣,2021(6):110-125.
被引量:3
2
朱志敏.
李大钊研究回顾与前瞻[J]
.中共党史研究,2001(2):77-82.
被引量:8
3
田梅英.
清末女子留日与近代女子解放[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1):27-32.
被引量:2
4
周行,田子渝.
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杰出贡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6):75-81.
被引量:4
5
周一川.
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J]
.历史研究,1989(6):49-64.
被引量:28
6
王友平.
留日学生与五四运动[J]
.社会科学研究,1999(3):114-118.
被引量:2
7
孙景峰.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3):4-7.
被引量:2
8
尚小明.
清末资政院议政活动一瞥——留日出身议员对议场的控制[J]
.北京社会科学,1998(2):84-86.
被引量:7
9
张惠芝.
“五四” 爱国运动的先声——《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的成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128-130.
被引量:2
10
桑兵.
留日学生发端与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5(4):25-2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3
1
王刚.
日本语境下“学理的马克思主义”——兼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J]
.日本研究,2009(1):66-69.
被引量:2
2
权赫秀.
“南陈北李”的留学日本经历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2012(4):107-115.
被引量:4
3
舒畅.
《共产党》月刊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41-145.
被引量:1
4
王春南.
清末留日高潮与出版近代化[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2,29(1):83-89.
被引量:2
5
张纯,侯典举.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留日知识分子群体为视角[J]
.出版发行研究,2017(1):102-104.
被引量:5
6
徐志民.
中共东京支部考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19(5):186-203.
被引量:10
7
徐志民.
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2019(3):107-120.
被引量:3
8
张育诚,张旭东.
“共产党”的宣介与“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确立[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2):101-112.
被引量:4
9
向惠民.
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及对中国的影响[J]
.西部学刊,2022(18):110-114.
10
祁建民.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中日唯物史观比较[J]
.近代史研究,2023(5):39-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崔明轩.
清末法学期刊:出版缘起、样态特征与历史价值[J]
.盛京法律评论,2022(1):73-92.
2
高凡夫.
伟大建党精神概念生成的考察与认识[J]
.红色文化学刊,2024(3):21-30.
3
王峰.
国际视野下中共党史研究的三重维度[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1):71-81.
被引量:6
4
夏清,雷邓渝瀚.
202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研究述评[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9(4):189-204.
5
张晓曦.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日本渠道[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36(6):10-11.
6
汪维真.
严复的版权思想及其在中国版权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J]
.著作权,2001(2):57-60.
被引量:2
7
李亚男,王久高.
五年来(2012-2016)李大钊研究综述[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19(5):43-48.
被引量:1
8
王伟.
试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
.学习月刊,2010(1X):4-5.
9
许婕,郭书哲.
日本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对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影响[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26-30.
10
张家冀,唐棣宣,赵金英.
2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述评[J]
.宁夏党校学报,2019,21(4):73-80.
1
王忠萍.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2):10-16.
被引量:11
2
卓爱平.
外国记者眼中的延安[J]
.文史精华,1999,0(11):42-45.
3
马龙章.
马叙伦营救潘名训[J]
.党史纵横,1994,0(4):19-19.
4
西江月.
上大是最大的共产党俱乐部?[J]
.新华航空,2011(7):40-41.
5
张家康.
戴季陶的红白人生[J]
.红岩春秋,2003(2):16-19.
6
李丹阳.
红色俄侨李泽洛维奇与中国初期共产主义运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59-69.
被引量:11
7
董宝瑞.
李大钊为何称袁世凯“一世怪杰”[J]
.党史纵横,2005(12):9-11.
8
柴福花.
永存的是感动[J]
.党课,2010(2):94-97.
9
周勇.
中共“一大”档案中的“重庆报告”[J]
.晚报文萃,2011(13):17-17.
10
河北·唐山·乐亭李大钊纪念馆[J]
.中国火炬,2008(6):40-40.
近代史研究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