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则是可以相互迻译的。这是因为:第一,“人互相之间存在着大同。例如,不论是哪个民族,都有共同的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共同的表达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感情。共同的大自然、世界和宇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二,语言都是传情达意的有效工具,而且“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同等的表达能力”。(雅可布逊)然而,由于各民族在地域。
作者
周玉忠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9-52,共4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不可译现象
英汉对译
汉语言
词汇空缺
歇后语
可译性
思维能力
英语
各民族
逻辑推理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2
1
刘重德.
译诗问题初探[J]
.外国语,1989,12(5):19-23.
被引量:23
2
张成柱.
不可译性的存在与转化[J]
.中国翻译,1988(3):7-10.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刘重德.
试论翻译的原则[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8(1):115-120.
被引量:33
2
袁洪庚.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6(2):109-116.
被引量:10
3
刘重德.
文学风格翻译问题商榷[J]
.中国翻译,1988(2):2-7.
被引量:15
4
许渊冲.
诗词英译漫谈[J]
.中国翻译,1988(3):40-4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2
1
葛纯健.
浅谈英汉翻译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J]
.校园英语,2020(18):244-244.
2
马凌.
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的本土化策略与实践——以茶艺表演专业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1):84-87.
被引量:5
3
吴燮元.
习语翻译中的语义处理[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2):117-120.
被引量:4
4
范守义.
走向科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翻译研究(1950-1992)[J]
.外语研究,1993(2):50-57.
被引量:5
5
刘重德.
卞之琳的译诗理论和实践[J]
.现代外语,1991,14(2):25-30.
被引量:6
6
周良仁.
第17届国际系统语法会议在英国召开[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2(3):45-45.
7
单文波.
英语习语比喻的民族性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575-577.
被引量:2
8
汪敬钦.
《春怨》英译启示录——理解之于译诗[J]
.外语教学,2000,21(1):60-63.
被引量:2
9
刘重德.
伯顿·拉菲尔译诗论点概述与评论[J]
.上海科技翻译,2000(2):55-60.
10
周蒲芳.
论诗歌文本的审美张力及其抗译性[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4):71-76.
同被引文献
182
1
刘金惺琦.
目的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方法研究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
.花溪,2022(20):0153-0155.
被引量:1
2
丁晓薇.
语言文化差异与可译性限度[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4):95-99.
被引量:5
3
谭其骧.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2):4-13.
被引量:75
4
刘玉麟.
论风格(下)——从中西古典文论到结构文体学和统计文体学[J]
.外国语,1986,9(6):56-60.
被引量:1
5
林纪诚.
英语语篇中词汇衔接手段试探[J]
.外国语,1986,9(5):22-28.
被引量:17
6
刘玉麟.
论风格(上)——从中西古典文论到结构文体学和统计文体学[J]
.外国语,1986,9(5):73-77.
被引量:4
7
金隄.
论等效翻译[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8(4):6-14.
被引量:18
8
徐盛桓.
再论主位和述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7(4):19-25.
被引量:144
9
吴新祥,李宏安.
等值翻译初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16(3):1-10.
被引量:29
10
郭爱先.
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5):43-45.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23
1
叶林.
第三性引发的语言问题——英汉第三性人称代词的发展及翻译考察[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1):124-133.
被引量:1
2
石诗.
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差异[J]
.文教资料,2007(2):192-193.
3
谭勇.
跨文化交际中词汇文化的盲点[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z2):231-234.
被引量:1
4
范守义.
走向科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翻译研究(1950-1992)[J]
.外语研究,1993(2):50-57.
被引量:5
5
贺文照.
关于构建“文化翻译学”的思考[J]
.时代法学,2000(3):89-91.
被引量:1
6
靳瑞华.
从词汇空缺的角度看可译的相对性[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0-71.
被引量:2
7
李玉香.
从语言符号学看中英文化交流的陷阱[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90-93.
被引量:1
8
张云霞.
汉英民族文化的可译性限度[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121-123.
9
刘祥清.
音译与可译性限度的消解[J]
.中国科技翻译,2010,23(2):38-41.
被引量:43
10
卢君.
谐音修辞格之可译性限度刍议——以《汉语拼音方案》下之汉语姓名英译为例[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2):256-2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单庆玲,吕田.
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20,0(1):154-154.
2
马群英,张紫薇.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猎原》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
.文化学刊,2021(5):46-50.
被引量:2
3
邹萌.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5):214-214.
被引量:1
4
晏小花,刘祥清.
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J]
.中国科技翻译,2002,15(1):8-10.
被引量:53
5
潘福燕.
英语科技文体的语词特点及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5,18(4):56-58.
被引量:13
6
盛丹,邢振荣.
功能翻译三原则在电影标题英译汉中的体现[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42-43.
被引量:1
7
李建福,吕文丽.
品牌汉译与中国文化[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5):54-55.
8
晁雯.
英汉词汇空缺的原因分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2-303.
被引量:1
9
马雨.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提高英汉翻译能力[J]
.科技信息,2009(2):126-126.
10
李育青.
语言词汇层面汉英互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104-106.
被引量:1
1
刘秋芝,张贤坤.
英语汉语教学中“悟点”的互鉴琐谈[J]
.沈阳大学学报,2001,13(3):74-76.
2
江晶瑶.
日语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6-237.
被引量:4
3
“灵犀”为何物[J]
.农民文摘,2007(11):57-57.
4
子规.
成语典故溯源二则[J]
.文史杂志,2004(5):43-43.
5
陈秀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谈身势语的交际功能[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1):121-123.
6
陈灼娇.
身如彩翼 心有灵犀——浅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意识[J]
.克拉玛依学刊,2010,13(3):138-139.
7
王维贞.
日语语篇中的省略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75-179.
被引量:2
8
田淑丽.
心有灵犀,一点则通——浅谈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点体会[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0(2):101-101.
9
赵进明.
“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谈文学翻译的忠实[J]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58-63.
10
刘重德.
译诗问题初探[J]
.外国语,1989,12(5):19-23.
被引量:23
外语研究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