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李炳海东晋后期到南朝刘宋初年,我国宗教界和文学界相继出现两个引入注目的潮流:先是庐山高僧慧远(334─416)大力弘扬净土法门,继而是以谢灵运(385─433)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大量创作山水诗。慧远、谢灵运分别作为这两个...
作者
李炳海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66-69,72+71-72,共7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山水诗
谢灵运
庐山
自然山水
玄言诗
晋宋之际
山水画
田园诗
佛理诗
念佛三昧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8
1
奚彤云.
关于谢月兆生平的两个问题[J]
.中州学刊,1998(1):100-103.
被引量:2
2
陈道贵.
从《山居赋》看佛教对谢客山水诗的影响[J]
.文史哲,1998(2):88-92.
被引量:7
3
张国星.
佛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J]
.学术月刊,1986,18(11):60-67.
被引量:16
4
葛晓音.
山水方滋 庄老未退——从玄言诗的兴衰看玄风与山水诗的关系[J]
.学术月刊,1985,17(2):68-75.
被引量:25
5
宋绪连.
谢灵运山水诗结构初探[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5):55-59.
被引量:2
6
刘启云.
观此遗物虑 一悟得所遣——试论谢灵运的审美心态及其对玄言诗创作的开拓[J]
.江汉论坛,1991(1):71-76.
被引量:4
7
胡明.
谢灵运山水诗辨议[J]
.江淮论坛,1984(3):104-107.
被引量:4
8
安旗.
从《庐山谣》看李白游仙出世思想之实质[J]
.人文杂志,1982(4):104-107.
被引量:1
9
何锡光.
慧远同隐士的交游和他的山水诗文[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6):81-84.
被引量:4
10
赵昌平.
谢灵运与山水诗起源[J]
.中国社会科学,1990(4):79-9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甘雪莲,曾礼红.
新时期二谢诗歌研究述要[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1):213-215.
2
王士君.
山水诗三题[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4(5):32-33.
3
李小荣,张志鹏.
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J]
.社会科学研究,2007(5):179-184.
被引量:13
4
邹菁.
两晋至唐宋时期庐山诗歌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2):46-51.
5
子规.
匡庐山水出好诗[J]
.文史杂志,2015(2):66-7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婧.
从物象到实相:般若空观与晋宋诗歌山水审美的自觉[J]
.中国美学研究,2023(2):64-74.
2
高文强.
近十年(2000-2009)六朝佛教与文学批评研究述评[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64(4):101-106.
3
姜彦章.
谢灵运诗歌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4(29):42-44.
被引量:1
4
吴章燕.
涅槃佛性论对谢灵运诗文创作的影响[J]
.钦州学院学报,2015,30(6):18-21.
5
钟志强.
六朝咏物诗意象与庐山净土思想[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6):120-125.
6
李小荣.
三昧酒与柳宗元之志:《法华寺西亭夜饮》新解[J]
.闽江学院学报,2020,41(1):23-33.
7
李小荣.
白居易放生诗略论[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2):47-52.
被引量:1
8
郑泽绵.
谢灵运的诗与玄——从《辨宗论》中的“宗极”与“凭无”读谢公山水诗[J]
.哲学研究,2022(7):48-59.
9
刘晓达.
空间、原境、观想与汉唐之际视觉与物质文化中的山水画——由宗炳《画山水序》显现的视觉观看模式谈起[J]
.美术大观,2022(9):60-64.
10
洪綿綿.
試論謝靈運《佛影銘》的經典依據與聞法因緣——兼及佛教編輯經典“前文本”的典故意義[J]
.中华文史论丛,2023(1):25-49.
1
祁金山.
山水诗画漫谈[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1):14-15.
2
李海波.
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论王维山水诗的“诗中有画”[J]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4):16-18.
被引量:2
3
郑淑慧.
钱钟书的“禅境”说[J]
.文艺研究,1991(1):48-54.
4
魏磊.
净土法门 唯信为本──略述净宗信愿行之一[J]
.法音,2001(1):10-18.
5
陈与,唐明,王代军.
重庆渝陕界梁 山水诗画的民风古俗[J]
.重庆与世界,2013(7):72-77.
6
任蓉华.
诗佛治病——安心是药更无方[J]
.国学(吉林),2013(9):25-25.
7
郁沅.
山水诗画的图景构造[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9(4):9-12.
被引量:2
8
张松.
浅谈山水诗画的意境美[J]
.河西学院学报,1995,13(2):43-45.
9
王玲娟.
古代山水诗画的点境意象[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10):14-15.
10
邱瑞祥.
论王维佛理诗中的象喻[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6):55-61.
江西社会科学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