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通道会议研究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道会议研究曾景忠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到达湘黔边境时,进军战略方向有一个重要转变,即放弃原先与二、六军团会合,在湘西建立根据地的打算,改向贵州内地前进,确定将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川黔边地区。①这个决策最终是在黎平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确定的,但在通道举行的...
作者
曾景忠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5-145,共21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通道县
红军长征
毛泽东
周恩来
中央红军
遵义会议
贵州
三人团
黎平会议
军团
分类号
K26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7
1
杨凤.
关于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探讨[J]
.党史文苑,2004(4):4-6.
被引量:6
2
曾景忠.
关于遵义会议与会者身份和层次研讨[J]
.中共党史研究,2001(2):84-88.
被引量:4
3
本刊编辑部.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重要会议[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10):15-16.
被引量:2
4
蒋健.
“草地密电”真相探究[J]
.文史精华,2004(10):17-24.
被引量:2
5
陈铁健.
论西路军——读徐向前《历史的回顾》札记[J]
.历史研究,1987(2):3-15.
被引量:10
6
曾景忠.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考察[J]
.中共党史研究,1998(4):59-65.
被引量:11
7
曾景忠.
关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之准备[J]
.近代史研究,1986(5):186-206.
被引量:2
8
单人麟.
红军长征的主因是经济问题[J]
.甘肃理论学刊,1996(5):9-12.
被引量:4
9
张嘉选.
关于红军长征两个问题的探讨[J]
.甘肃理论学刊,1996(5):13-16.
被引量:1
10
蒋如洲.
叶剑英对长征胜利的贡献[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4):84-8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张勇.
试析长征中的重要会议与根据地的选择[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5):52-57.
被引量:2
2
齐霁.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6(9):72-77.
被引量:5
3
邹铖.
中央红军长征转进黔北前军事行动的几个问题[J]
.军事历史研究,2016,30(4):29-37.
4
黄道炫.
红军长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人文杂志,2016(9):95-102.
被引量:2
5
杨丽梅,翟瑞芳.
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议研究述评[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2(2):10-20.
6
罗玉明,蔡博远.
通道会议几个重要问题的再探讨[J]
.怀化学院学报,2025,44(1):112-117.
7
李勇,邹文俊.
伟大转折的开端:再论通道会议的作用与历史意义[J]
.怀化学院学报,2025,44(1):118-12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勇.
长征在贵州的民间历史——对遵义地区红军歌谣的考察[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5):18-20.
被引量:2
2
张勇.
试析长征中的重要会议与根据地的选择[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5):52-57.
被引量:2
3
舒畅.
新世纪以来关于张国焘“南下”问题研究综述[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1):120-122.
被引量:1
4
赵国正.
红军长征时期顺利通过民族地区的原因[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0(3):38-42.
被引量:1
5
韩洪泉.
近十年来长征研究综述[J]
.党的文献,2016(5):45-53.
被引量:9
6
赵法发.
红军长征过陇东:地方民众的心理反应与应对[J]
.陇东学院学报,2023,34(1):6-10.
7
游海华,涂国栋.
层累与求真: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地位历史书写的考察[J]
.苏区研究,2025(1):117-128.
1
李怀录.
遵义会议研究的两个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103-109.
被引量:5
2
陈力.
长征中的新老“三人团”[J]
.党建,2007(9):57-57.
3
董保存.
长征途中“三人团”[J]
.中国人才,2016,0(20):78-79.
4
孙果达.
红军长征中新“三人团”究竟成立于何时?[J]
.近代史研究,2005(3):235-246.
被引量:8
5
念军.
红一军团的成立及其由来[J]
.江西老区建设,1988(6):44-45.
6
刘中刚,孔凡铜.
论长征前期周恩来在“三人团”中的地位和作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J]
.社会科学,1996(10):17-20.
被引量:1
7
刘诚龙.
萧望之之死[J]
.杂文选刊,2009,0(7):16-17.
8
王成元,杜君.
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贡献[J]
.长白学刊,2015(3):104-108.
被引量:4
9
徐波.
近年来遵义会议研究的新进展[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1):72-78.
10
聂慧丽.
黄海海战结局再认识[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3):105-107.
近代史研究
199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