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古典诗歌审美的纵向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典诗歌纵向审美比较的使命是考察品评诗歌思想艺术的“通变”和意义。“通”是“变”的基础,“变”为诗歌的存在和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向上比较要追寻前人开启的路径,后人对前人创作成果和经验的借鉴和继承。向下比较要探究诗歌的题材、题旨及其艺术表现的异化和深化。
作者
陈定玉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1-57,共7页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诗歌审美
《桃花源诗并记》
王安石
陶渊明
“变”
艺术表现
李商隐
《孟子》
创作意图
诗歌创作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康剑民.
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J]
.理论月刊,1998(10):20-22.
被引量:1
2
倪亦斌.
问桃为何牵画缘[J]
.中国收藏,2017,0(3):52-60.
3
铁明.
陶渊明主导思想管窥——《桃花诗并记》等诗文读后[J]
.鞍山社会科学,2009(4):45-48.
4
刘明华.
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诗并记》的多重解读[J]
.文学遗产,1999(1):93-97.
被引量:5
5
徐声扬.
释《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构思[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S1):112-115.
6
陶筠.
《桃花源诗并记》的美学风貌初探[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S1):264-266.
7
蔡燕.
《霍小玉传》与《李娃传》女性形象审美比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2):51-54.
被引量:7
8
王宁.
论中西方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
.中国文化研究,1998(3):129-134.
9
略论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诗并记》[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4(3):90-96.
被引量:1
10
王辉斌.
陶渊明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以《桃花源诗并记》为研究的重点[J]
.九江师专学报,1995,14(4):14-1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