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存环境、技术进步与区域贫困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生存环境、技术进步与区域贫困云南省社科院综经所程厚思一、问题的提出自70年代末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为契机,伴随着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的经济增长。短短几年时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
作者
程厚思
机构地区
云南省社科院综经所
出处
《中国农村观察》
1997年第4期3-8,共6页
China Rural Survey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贫困地区
生存环境
人口素质
矿产资源
摆脱贫困
经济增长
世界银行
喀斯特地区
西部贫困地区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74
1
陈凡.
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贫困机理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1998(5):3-9.
被引量:8
2
周长城.
发展理论的演变(上)[J]
.国外社会科学,1997(4):3-8.
被引量:12
3
林毅夫.
小农与经济理性[J]
.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3):31-33.
被引量:98
4
卢迈,戴小京.
现阶段农户经济行为浅析[J]
.经济研究,1987,22(7):68-74.
被引量:17
5
姜汝祥.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J]
.学习与探索,1997(6):77-82.
被引量:3
6
屈锡华,左齐.
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J]
.社会学研究,1997(3):106-117.
被引量:50
7
唐钧.
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J]
.社会学研究,1997(2):62-73.
被引量:83
8
盛来运.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J]
.中国农村观察,1997(6):33-38.
被引量:8
9
吴国宝.
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讨论[J]
.中国农村观察,1997(4):9-15.
被引量:33
10
周楠.
现阶段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分析[J]
.江汉论坛,1997(6):16-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1
1
丁文广,于娟,卜红梅.
甘肃省能源资源禀赋与贫困关系的量化研究[J]
.经济地理,2007,27(6):1025-1029.
被引量:7
2
程厚思,曹文.
现代农业运行机制论[J]
.云南社会科学,1998(3):26-33.
被引量:2
3
程厚思,曹文.
制度、技术与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对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实地考察后的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1997(12):41-44.
被引量:2
4
程曦,刘云生.
促进云南山区农民收入增长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8-110.
5
傅晨,狄瑞珍.
贫困农户行为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2000(2):39-42.
被引量:30
6
谢培秀.
中国扶贫战略讨论及“十五”对策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1(7):12-16.
被引量:3
7
吴理财.
“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J]
.经济评论,2001(4):3-9.
被引量:25
8
蒋辉,刘兆阳.
贫困地区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的耦合协调分析——基于贵州、云南、安徽三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2016,36(11):132-140.
被引量:18
9
谢培秀.
论山区扶贫开发中的市场导向[J]
.国土开发与整治,2002,12(3):10-14.
被引量:1
10
罗静.
空间区隔与边疆治理——以中国边疆贫困和国家扶贫行动探讨为中心[J]
.中国边疆学,2020(1):26-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吴茂祯,马雯嘉.
区域协调发展与碳减排双目标驱动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基于县域数据模糊断点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22(S01):108-120.
被引量:5
2
尹靖惠,向丽莎,牛华勇.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精神扶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3(4):174-199.
3
全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暨研讨会在陕西阎良召开[J]
.陕西档案,2005(6):5-6.
4
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
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J]
.中国农村观察,1999(6):45-51.
被引量:10
5
刘纯阳,蔡铨.
贫困含义的演进及贫困研究的层次论[J]
.经济问题,2004(10):5-6.
被引量:20
6
付保红,陈丽晖,朱彤.
云南高山峡谷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开发性移民研究——以漫湾、大朝山电站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111-114.
被引量:6
7
张志辉,刘卫军.
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其建设途径[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55-58.
8
温晓琼,周亚雄.
我国贫困研究的前沿问题综述[J]
.甘肃农业,2005(11):57-57.
被引量:1
9
宁宝英,何元庆.
农户过度放牧行为产生原因分析——来自黑河流域肃南县的农户调查[J]
.经济地理,2006,26(1):128-132.
被引量:23
10
任红艳.
城镇贫困问题探源:从穷人经济学的角度[J]
.晋阳学刊,2006(3):58-60.
被引量:2
1
孙永清.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思考[J]
.青海金融,2016(8):23-25.
被引量:3
2
童泽圣.
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思考[J]
.决策导刊,2001(10):32-34.
3
张功,冯琪,冯贵根.
实现精准扶贫的挑战及应对[J]
.经贸实践,2016,0(1X):87-87.
4
方然友.
反贫困:南疆跨越式发展的“短板”——以新疆南疆西南区域贫困县乡为例[J]
.新疆财会,2011(6):32-44.
5
修伟明,刘红梅,杨殿林.
促进震后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技术[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4):45-48.
6
王海南,孙海清,冉涛.
区域贫困与扶贫可行性分析——中国西南山区农业发展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4):29-33.
被引量:10
7
尚正永.
甘肃省区域贫困的特征、原因与对策[J]
.兰州学刊,2004(1):114-115.
被引量:6
8
丁梦娇.
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区域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例[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18(4):84-87.
9
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J]
.学术界,2011(2):236-237.
10
尚正永.
对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生态扶贫的思考[J]
.甘肃农业,2004(2):19-20.
被引量:6
中国农村观察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