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当前社会稳定有负面影响的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当前社会稳定有负面影响的社会心理分析乐国安刘春雪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各种群体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为的种种分化和重新排列组合。这种社会分化和组合给予人们心理的冲击是巨大的。由于受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求同排异思...
作者
乐国安
刘春雪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社会心理分析
负面影响
社会稳定
相对剥夺感
价值体系
社会成员
心理失衡
社会现象
社会地位
心理和行为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53
1
于建嵘.
有一种“抽象愤怒”[J]
.南风窗,2009(18):4-4.
被引量:24
2
林毅夫.
关于我国扶贫政策的几点建议[J]
.党政干部学刊,2005(6):4-5.
被引量:7
3
黄伟明,赵元英.
犯罪原因新议——心理失衡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2):76-79.
被引量:4
4
王培暄.
贫富差距社会风险的承受力、预警及对策[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4):127-135.
被引量:18
5
王玉樑.
评哲学价值范畴的几种界定[J]
.社会科学研究,1999(2):60-65.
被引量:11
6
张大均,陈旭.
转型时期中国大陆城市公民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72-78.
被引量:6
7
韩民青.
社会心理新探[J]
.贵州社会科学,1986(10):28-33.
被引量:1
8
顾春明.
社会心理研究三题[J]
.齐鲁学刊,1985(2):10-14.
被引量:1
9
赵芳.
当前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1):294-294.
被引量:4
10
<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课题组.
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来自湖南省2000名下岗职工的调查[J]
.消费经济,1997,13(1):47-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4
1
林雄弟.
化解弱势群体困难的多元化路径选择[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5):42-45.
2
孔德永.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变化的原因初探[J]
.理论与改革,2009(4):14-17.
被引量:7
3
付珏,姚本先.
社会不公与心理失衡研究:现状及展望[J]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6):6-9.
被引量:2
4
李具恒,何苑.
走出失业困境的思考[J]
.开发研究,1999(3):48-50.
5
付珏,姚本先.
社会不公与心理失衡研究述评[J]
.当代社科视野,2011(4):33-36.
被引量:1
6
赵中源.
“弱势”心理蔓延: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面对的新课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5):177-182.
被引量:13
7
张伟.
基于临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问题防范干预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3(4):50-55.
8
张金华.
失常抑或平和——社会心态建构中的政府责任[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6):34-37.
被引量:1
9
孙元明.
社会心态环境:培育与趋势[J]
.重庆社会科学,2014(3):61-69.
被引量:8
10
邢占军,黄立清.
新时期国内社会心理研究的清理[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季乃礼,阴玥.
30余年来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述评[J]
.学习论坛,2020,0(3):36-46.
被引量:5
2
高山,刘文蕙,张叶.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社会风险研究——20年来的进展及语义框架建构[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3(1):179-203.
被引量:1
3
韩利世,杨铁林.
城市高中生参加休闲体育的运动体验调查[J]
.运动,2012(2):54-55.
4
胡建.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
.昌吉学院学报,2013(1):17-22.
被引量:4
5
王有东.
树立高职生的终身体育观[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3):28-29.
6
陈景元,张文明.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对策[J]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65-68.
7
陈洪波,殷芳兰,王克利,沙福民,王一坚.
上海市徐汇区公务员体育锻炼行为和态度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2):936-937.
被引量:4
8
王宏斌.
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5):34-35.
被引量:9
9
朱莉,周学荣,余少兵.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2):108-110.
被引量:7
10
林雄弟.
化解弱势群体困难的多元化路径选择[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5):42-45.
1
孙传宏.
“休夫”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J]
.社会,1996,16(4):35-36.
2
赵振江.
当代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心理分析[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64-66.
被引量:1
3
张昊.
当代青年白领恋爱交友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J]
.大众心理学,2007(4):42-43.
4
高华.
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模式的社会心理分析[J]
.中州学刊,2009(2):125-127.
被引量:1
5
王志华.
家庭暴力中受虐妇女的社会心理分析——她为什么不离开?[J]
.妇女研究论丛,2007(6):19-23.
被引量:6
6
陈钢.
党内不正之风繁衍的社会心理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87(2):93-96.
7
吴长江.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业中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
.大观周刊,2012(49):123-123.
8
精品.
“新小农”的蔬香生活[J]
.新智慧,2009,0(9).
9
阿花.
人生排行榜[J]
.中国新闻周刊,2010(41):89-89.
10
И.Ф.阿列克娃,蓝瑛波(摘).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动机[J]
.国外社会科学,2006(4):102-103.
被引量:3
天津社会科学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