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6-79,共4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2
-
1杨国荣.近代中国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潮[J].教学与研究,1999(6):22-29. 被引量:3
-
2胡伟希.中国近代实证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J].学术月刊,1985,17(10):28-33. 被引量:3
-
3杨国荣.严复与西方实证主义[J].哲学研究,1991(5):42-49. 被引量:5
-
4杨国荣.中国近代的实证论思潮及其历史特点[J].中国哲学史,1993(2):72-78. 被引量:1
-
5杨国荣.从中西古今之争看中国近代方法论思想的演变[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1):35-42. 被引量:2
-
6赵志纯,王嘉毅.建构实在论与我国当下教育科学研究的省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2(2):61-66. 被引量:5
-
7王琼.乾嘉学派的成因及其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1999(4):82-84. 被引量:2
-
8韩德民.“光大吾国固有哲学”的努力与王国维的学术转向[J].中国文化研究,2011(2):122-131. 被引量:2
-
9彭荣础.思辨研究方法:历史、困境与前景[J].大学教育科学,2011(5):86-88. 被引量:46
-
10俞兆平.严复对科学的引进与中国文化现代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24-1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7
-
1陆卓群,刘和云.地方本科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和分析范式与实践——基于泰勒课程原理和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S01):124-129. 被引量:1
-
2赵志纯,何齐宗,安静,陈富.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演变与发展趋势(1980-2019)——基于对六个CSSCI高等教育源刊的大数据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0(4):56-66. 被引量:10
-
3安静,赵志纯.教育实证研究中的数字游戏现象省思--兼论理论关怀及其基点性与归宿性[J].当代教育科学,2020(10):91-95. 被引量:2
-
4李一杉,刘金松.教育实证研究改善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吗--以中国大陆教育学术研究领域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9):63-77. 被引量:7
-
5张辉蓉,王晓杰,冉彦桃,蔡金法.美国教育实证研究的类型与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6):74-79. 被引量:2
-
6姚建宗.论法律工程范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1):53-72.
-
7赵志纯,罗鑫.中国教育实证研究透视:热现象与冷省思[J].现代大学教育,2025,41(2):10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