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代古文,骈文在乾嘉时期达到各擅胜场、并派争流之境。沿自前代的骈散畛域,在新的文学条件下,也出现了富有时代内容的消长之势。道光初年问世的李兆洛《骈体文钞》,以推尊骈体为手段,而旨在打通骈散。这对于问途于唐宋的古文正宗势力而言,不啻代表了一种偏离,预示着传统内部所蕴含的转机。打通骈散的理论要求,汇合着思想界自由意识的潜流,在文坛上还下开晚清标举效法魏晋文的风气。本文认为尽管它不足以形成改造文坛的震动力,但其中所蕴含的突破正统框架的倾向,对于散文从古典终结期向近代的过渡,显示了文学发展自然活力的内部胎动,是理论上的一种有益的准备。
作者 曹虹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9-116,共8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12

引证文献31

二级引证文献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