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形式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转变给体育教学设计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
作者
洪钢
机构地区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出处
《内江科技》
2013年第2期194-,206,共2页
关键词
新课改
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内容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苏正南.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
.体育与科学,2003,24(6):67-69.
被引量:34
2
李建军.
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96-98.
被引量:22
3
汪文君.
“多元智能”在体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2009(4):157-157.
被引量:2
4
杨进波.
体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研究[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1):33-34.
被引量:2
5
王章明.
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苏正南先生商榷[J]
.体育学刊,2005,12(4):92-94.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钟启泉 崔允t.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0.
2
张楚延,著.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12.
3
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4
郝文武.
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
.教育研究,2002,23(3):14-18.
被引量:101
5
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教育研究,2002,23(5):3-7.
被引量:860
6
苏正南.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
.体育与科学,2003,24(6):67-69.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60
1
徐燕.
小学体育教学精讲之讲中有法[J]
.体育视野,2022(3):93-95.
2
赵华丽.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问题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3):101-102.
被引量:6
3
王章明.
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苏正南先生商榷[J]
.体育学刊,2005,12(4):92-94.
被引量:11
4
鲁志文.
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与建设探微[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81-83.
5
李建波.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4):23-23.
被引量:5
6
谭曙辉,刘成,蒋荣清.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4):69-70.
被引量:10
7
宋凯.
试论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2):100-104.
被引量:2
8
何冬林,周振华,李志宏.
体育与健康课程“师生双主教学”的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5):200-202.
被引量:1
9
杨勇.
新课程理念需要体育教学新观念[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113-114.
被引量:1
10
曾超凡,祝娅.
体育课改中不良倾向的冷静反思[J]
.体育世界,2007(10):67-6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高勇.
体育教学的优化设计[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S1):88-90.
被引量:5
2
赖天德.
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上)[J]
.中国学校体育,1998,17(1):64-66.
被引量:287
3
王烨晖,辛涛.
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
.中小学管理,2015(9):22-25.
被引量:65
4
陈思同,刘阳.
加拿大体育素养测评研究及启示[J]
.体育科学,2016,36(3):44-51.
被引量:84
5
辛涛,姜宇,林崇德,师保国,刘霞.
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
.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被引量:486
6
屠莉娅.
基于变革社会的视角:核心素养阐发与建构的再思考[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6):3-16.
被引量:60
7
胡曼玲.
追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课堂——兼评夏露执教的“技巧:肩肘倒立”一课[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7):148-150.
被引量:22
8
辛涛,姜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J]
.中国教育学刊,2017(4):12-15.
被引量:83
9
尹志华.
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
.体育教学,2019,39(1):13-16.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1
1
龙震,范江江,杨振文,才青.
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价值以及研究进程对体育教学设计的启示[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7):130-132.
1
乔南,于飞,曾爱娥.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2,34(9):68-70.
被引量:6
2
黄小娟.
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模式探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11):89-91.
被引量:2
3
乔南,于飞,曾爱娥.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初探——以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新馆为例[J]
.图书馆论丛,2012(2):37-40.
4
李晓,陈汝南.
拟态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J]
.兰台世界(中旬),2014(8):31-32.
被引量:2
5
阮家新.
文物的“是”与“不是”——试谈文物的属性、内涵和价值[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1):18-23.
被引量:1
6
顾国庆,徐金燕.
从世界读书日看今天的图书馆[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3):46-46.
7
冉锋.
信息技术对构建体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探讨[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6):144-146.
被引量:1
8
陈征.
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J]
.赤子,2016(15).
9
孙莹厚.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与发展途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8):142-143.
被引量:2
10
朱天宇.
中国当代青春偶像剧的文化解读[J]
.新闻传播,2010(7):87-87.
内江科技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