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主义视角下的埃以和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东政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民族主义的嬗变。20世纪七十年代末,埃及在萨达特的领导下奉行埃及民族主义,与以色列走向和谈,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阐述了埃及民族主义的内容及其对埃及外交政策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它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作用,为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寻求有益启示。
作者
马帅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萨达特
埃及民族主义
埃以和谈
分类号
D09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815.4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陈德成.
全球化时代的埃及阿拉伯民族主义[J]
.西亚非洲,2008(2):22-31.
被引量:3
2
弗莱德·J·豪里.阿以困境[M]锡拉丘兹大学出版社,198540.
3
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33.
4
雷钰;苏瑞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6-337.
5
王新刚,赵晓龙.
论民族主义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107-110.
被引量:5
6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58.
7
穆罕默德.努曼.贾拉勒.
埃及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J]
.国际论坛,2000,2(4):1-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孙建中.
论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的一致性与矛盾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2):37-44.
被引量:17
2
赵茗.
民族主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衍生并与之互动[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2):11-15.
被引量:2
3
鼎文.
埃及教育部长谈全球化挑战[J]
.阿拉伯世界,2001(4):3-7.
被引量:3
4
王泰.
全球化挑战埃及:历史、问题与对策[J]
.阿拉伯世界,2001(4):52-55.
被引量:2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6
王新刚.《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世界历史》[J].人文杂志,2001,.
7
[埃及]安瓦尔·穆罕默德著 王贵发译.《穆巴拉克传》[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版.第96页.
8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9
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M].郑文彬,洪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10
欧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3
1
田俊才.
阿拉伯联盟对以色列政策的演变(1945~1989)[J]
.黑龙江史志,2010(3):42-43.
2
陈天社.
埃及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影响[J]
.世界民族,2005(3):20-27.
被引量:2
3
陈天社.
国内外学界对埃及外交关系(1970—2000年)的研究[J]
.世界历史,2005(6):113-121.
被引量:2
4
田志馥,于亚娟.
埃以“冷和平”影响初探[J]
.亚非纵横,2007(6):32-35.
被引量:1
5
陈天社.
合作与冲突:穆巴拉克时期的埃美关系[J]
.西亚非洲,2008(5):68-74.
被引量:4
6
陈天社.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双重性[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4):45-51.
被引量:2
7
胡志勇.
民族主义视角下的克什米尔问题及对策[J]
.世界民族,2009(1):20-25.
被引量:1
8
杨建学.
论GMS中的民族主义——兼论中国之政策取向[J]
.学术论坛,2009,32(7):60-64.
9
马帅.
从泛阿拉伯主义看中东和谈困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2):58-60.
被引量:1
10
张铁云.
政治偏向与媒体偏向的双重奏:东北亚共同体内民众建构彼此国家形象的非理性倾向探究——基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的考察[J]
.新闻界,2017(9):2-7.
被引量:2
1
张晖,祝兴柱.
从民族主义视角对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再认识[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5):104-108.
被引量:1
2
万建强.
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3):135-140.
3
刘欣伟.
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沙龙[J]
.世界知识,2006(3):20-22.
4
茅文婷.
爱国主义视角下的张作霖对日关系[J]
.黑龙江史志,2010(17):32-33.
被引量:2
5
张楠.
甲午战争败因检讨[J]
.铁军,2014(5):32-35.
6
贾伟杰.
从马列主义视角看容闳思想发展历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158-159.
7
丁守和.
还是应该坚持历史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3):8-10.
被引量:1
8
寻踪[J]
.数码摄影,2009(12):47-47.
9
刘国成.
习仲勋的人格魅力[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4):49-50.
10
高志勇.
论胡适与蒋介石政治关系的转变——以《独立评论》刊行时段为界[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6-43.
被引量:4
黑龙江史志
2013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