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定义与汉民族的形成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肯定斯大林对民族所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定义的同时,对斯大林关于民族不可能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形成的论断提出了异议,认为它对欧洲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就不完全正确。文章围绕斯大林关于民族形成的四个特征,结合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状况,论证早在我国秦汉之际汉民族就已逐渐具备了这四个特征,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作者
王雷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143-158,共16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关键词
资产阶级民族
汉民族
斯大林
民族形成
资本主义
人们共同体
民族定义
部落联盟
部族
民族问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94
1
马克俊.
浅论民族意识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J]
.中州大学学报,2000,17(4):28-29.
被引量:5
2
张有春.
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
.民族研究,2009(2):57-66.
被引量:53
3
朱玲玲.
舜为“东夷人”考[J]
.南方文物,2011(1):140-141.
被引量:3
4
时佑平.
应该重新探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J]
.历史研究,1981(1):3-20.
被引量:3
5
魏明经.
论民族的定义及民族的实质[J]
.历史研究,1956(4):27-53.
被引量:7
6
章冠英.
关于漢民族何时形成的一些問題的商榷[J]
.历史研究,1956(11):65-79.
被引量:6
7
范文澜.
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J]
.历史研究,1954(3):15-25.
被引量:67
8
A.D.史密斯,宁骚.
论民族与民族主义[J]
.世界民族,1986(1):8-17.
被引量:7
9
乔健.
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5-11.
被引量:43
10
胡林玉.
海南岛汉族移民述略[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51-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熊坤新,王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
.民族研究,2008(6):1-10.
被引量:2
2
王震中.
从复合制国家结构看华夏民族的形成[J]
.中国社会科学,2013(10):182-203.
被引量:30
3
韩知寒.
东方民族的形成[J]
.世界民族,1997(3):12-27.
被引量:2
4
关庆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文化意蕴——兼谈韩信形象的流变[J]
.学术交流,2018(11):147-153.
被引量:1
5
吕胜男.
从部族到民族:《尚书》反映的华夏族起源与形成[J]
.广西社会科学,2020(7):166-171.
6
张继焦,吴玥.
中国民族研究的重大转变:从借用国外理论到建构中国学派[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6-47.
被引量:7
7
晁福林.
一份珍贵的学术遗产:1950年代民族问题大讨论再审视[J]
.河北学刊,2024,44(1):45-52.
8
王东平.
新时期以来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04(1):80-88.
被引量:2
9
张龙林.
再探“民族”定义[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3):12-17.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邢耀龙.
榆林窟第43窟:敦煌石窟唯一的儒家窟[J]
.石窟寺研究,2022(1):158-169.
2
王瑜.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讨的局限及反思[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7-81.
被引量:8
3
熊坤新.
当前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应坚持的路径和方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21-27.
被引量:6
4
陈鹏程.
疆域与文学关系谫论——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中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7):23-31.
5
刘照惠,鲁子问.
试论我国民族师范教育的基本内涵[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5):62-67.
被引量:1
6
彭福荣.
试论中国土司国家认同的实质[J]
.青海民族研究,2016,27(4):19-24.
被引量:12
7
王震中,王祁.
从文明起源到古史重建——王震中先生访谈录[J]
.南方文物,2017(2):35-47.
被引量:1
8
覃德清.
政治智慧与中国民族确认政策[J]
.广西民族研究,2017(4):1-12.
被引量:1
9
袁宝龙.
夷夏观视域下“服事”思想之流变[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3-38.
被引量:2
10
熊坤新,平维彬.
中国的族体和国体:“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21-26.
被引量:16
1
曾强.
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之我见[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10(1):44-45.
2
丁明国.
关于原始民族的几个问题[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84-90.
3
吴团英.
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J]
.求是学刊,1982,9(2):38-43.
被引量:4
4
吴金.
我对民族概念问题的一些理解和意见[J]
.民族研究,1986(5):16-17.
被引量:4
5
金天明.
关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和译文问题[J]
.科学社会主义,1987(1):158-160.
6
小江.
倾听他的声音[J]
.婚育与健康,2008(12):55-55.
7
云溪子.
人之所以为人[J]
.小康,2016,0(11):94-95.
8
阮西湖.
关于术语“族群”[J]
.世界民族,1998(2):80-80.
被引量:35
9
什么是人才?[J]
.四川劳动保障,2010(10):17-17.
被引量:1
10
王景义.
论华夏族──汉族的形成和发展[J]
.绥化学院学报,1997,21(4):121-126.
被引量:5
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