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说德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问题的提出 德这个字或词,在先秦典籍中不止千百次地可以碰到,读者往往以道德、德行解之,总是似是而非。我们并不否认德有道德、德行的意思,但是时代不同,道德观念也就不同,因此德字的原始意义终究是什么,实在值得仔细研究。
作者
斯维至
出处
《人文杂志》
1982年第6期74-83,共10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关键词
天命
图腾
孔子
文王
原始意义
孟子
道法家
周公
同德
周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185
1
李仲立.
西周礼乐文化的内涵是“德”[J]
.社科纵横,2005,20(3):108-109.
被引量:6
2
杨向奎.
论“礼尚往来”[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2-4.
被引量:7
3
郭齐勇.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5):24-28.
被引量:31
4
郑显文.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J]
.中外法学,1999,11(6):82-85.
被引量:40
5
何光岳.
神农氏与原始农业——古代以农作物为氏族、国家的名称考释之一[J]
.农业考古,1985(2):12-24.
被引量:5
6
栗劲,王占通.
略论奴隶社会的礼与法[J]
.中国社会科学,1985(5):195-210.
被引量:21
7
何新.
再辨“德”[J]
.人文杂志,1985(1):92-93.
被引量:2
8
张希平.
《尚书》的德治思想[J]
.晋阳学刊,1999(6):95-97.
被引量:1
9
徐鸿修.
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J]
.中国社会科学,1981(2):75-96.
被引量:29
10
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五)[J]
.考古学报,1956(3):105-127.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26
1
萧延中.
德性:群族禀赋的精神象征[J]
.社会科学,2007(4):160-169.
被引量:4
2
梁刚.
西周“德治”思想再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41-43.
3
李晓英.
个体性:先秦思想界对“德”之诠释[J]
.中州学刊,2008(6):144-147.
被引量:4
4
陈赟.
“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25-137.
被引量:19
5
赵世超.
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1):5-29.
被引量:11
6
吕方.
西周德观念与早期人文理性[J]
.史学月刊,2011(5):21-26.
被引量:2
7
张强.
司马迁的德治思想与宗教神学[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106-110.
8
王沛.
《论语》法观念的再认识:结合出土文献的考察[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15(1):98-106.
被引量:10
9
张法.
美、文、玉:中国之美独具特色的三个语汇[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3):125-128.
10
陈光连.
“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变”视阈下早期儒家天人关系辨析[J]
.社科纵横,2016,31(10):103-1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
陈赟.
“治出于二”与先秦儒学的理路[J]
.哲学动态,2021(1):53-65.
被引量:18
2
陈赟.
“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重审儒家秩序理想[J]
.探索与争鸣,2021(3):104-114.
被引量:9
3
宣柳.
帝廷和下都:周代“死后世界”的演变[J]
.史学月刊,2021(9):5-14.
被引量:2
4
王辉.
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思政教学与设计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3):98-101.
被引量:1
5
冯川.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浑沌”及其实践形态研究——反思治理方式规范化的一个视角[J]
.社会科学,2021(2):59-75.
被引量:7
6
陈赟,Hou Jian(译).
秩序与浑沌的居间性平衡:论庄子的秩序形上学[J]
.孔学堂,2023,10(1):44-62.
被引量:3
7
范海彪.
传统技击与散打评价方式的比较研究[J]
.内江科技,2022,43(2):81-82.
8
张耀,方勇.
先秦诸子德论分化背后的名言问题——兼论道法转关过程中的“德—势”脉络[J]
.江淮论坛,2022(6):80-89.
被引量:1
9
孔新峰,顾超一.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哲学机理及历史演进[J]
.贵州社会科学,2024(5):4-10.
10
孔新峰,张继超.
儒家“礼”“刑”思想的现代诠释——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为中心[J]
.贵州社会科学,2023(5):31-40.
被引量:1
1
潘允中.
汉語基本詞汇的形成及其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5(Z1):98-121.
被引量:4
2
魏传统.
诉衷情三首——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4):19-19.
3
平心.
释鬼薪与顧山[J]
.学术月刊,1957,1(5):55-58.
被引量:1
4
方龄贵.
在建设高度精神文明上作出自己的贡献[J]
.云南社会科学,1982(6):17-18.
5
赵祖亮.
同心同德 共商大计 再创统计工作新局面——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工作重点:坚持“四个依靠”、抓好“两件大事”、搞好“两项改革”[J]
.市场研究,1995,0(5):1-1.
6
向柏松.
中国蛋俗文化浅论[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5):78-81.
被引量:5
7
龚群.
试论爱国主义及其作用[J]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58-61.
被引量:1
8
曾道宏,张季和.
正确认识阶级斗争形势,同心同德搞四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5(4):1-6.
9
“使节”原来不是人[J]
.青年科学,2008(1):43-43.
10
何新.
辨“德”[J]
.人文杂志,1983(4):97-98.
被引量:13
人文杂志
198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