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龙门续考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奉先寺的开凿年代关于奉先寺的开凿年代,宋人志磐云:"成亨三年敕洛阳龙门山镌石龛卢舍那佛像,高八十五尺。"此说几成定论。解放后发表的有关龙门石窟的文章都认为奉先寺的开凿始于咸亨三年(672年),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有的还将调露元年(679年)高宗敕建大奉先寺之年作为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的开凿时间,也有的将咸亨三年武氏助脂粉钱修大卢舍那像龛说为建寺造殿。
作者
李玉昆
出处
《文物》
1983年第6期31-33,共3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奉先寺
龙门石窟
开凿年代
龙门山
上元
禅师
卢舍那佛
宾阳洞
高僧传
检校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4
1
荣新江,王静.
韦述及其《两京新记》[J]
.文献,2004(2):31-48.
被引量:12
2
姜波.
唐东都上阳宫考[J]
.考古,1998(2):67-75.
被引量:10
3
郭绍林.
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原因辨析[J]
.史学月刊,1985(3):22-29.
被引量:5
4
张若愚.
伊阙佛龛之碑和潜溪寺、宾阳洞[J]
.文物,1980(1):19-24.
被引量:15
5
宿白.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J]
.考古,1978(6):409-425.
被引量:117
6
唐李寿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4(9):71-88.
被引量:109
7
李玉昆.
龙门石窟新发现王玄策造像题记[J]
.文物,1976(11):94-94.
被引量:10
8
李裕群.
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J]
.文物,1991(1):32-55.
被引量:34
9
王岩,杨焕新,冯承泽.
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8(3):227-230.
被引量:29
10
陈志谦.
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8(12):37-49.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3
1
张成渝,张乃翥.
略论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民族化特点[J]
.敦煌学辑刊,1999(2):62-72.
被引量:6
2
季爱民.
唐高宗经营东都始末考论[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2):113-123.
被引量:3
3
罗世平.
天堂法像——洛阳天堂大佛与唐代弥勒大佛样新识[J]
.世界宗教研究,2016(2):29-4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罗世平.
图像与样式——佛教美术的两个常识概念[J]
.形象史学,2019,0(1):6-11.
被引量:6
2
冉万里.
取舍、添加、替换与过滤——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3(3):100-112.
3
张瑞.
睨视古今 立于永恒——唐代石窟造像艺术[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2):33-36.
4
余永红.
陇蜀古道陇南段几处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意义[J]
.地方文化研究,2016,4(4):65-73.
被引量:2
5
贺辉.
龙门石窟与佛教造像艺术的民族化和世俗化[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2):43-45.
被引量:3
6
卢丁.
从“降魔成道”到“驱邪祈福”——成都蒲江、邛崃唐代触地印如来造像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5):1-5.
7
张斌.
与佛同观——佛光寺中佛的空间与人的空间[J]
.建筑学报,2018(9):19-27.
被引量:3
8
牛志远.
佛像对建筑空间格局的“介入性”表现[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6):73-75.
被引量:1
9
王庆卫.
新出岩和尚墓志所见唐代洛阳天宫寺考[J]
.中原文物,2019,0(6):106-112.
被引量:2
10
杨波.
龟兹石窟“弥勒下生”信仰试探[J]
.吐鲁番学研究,2020(1):114-120.
1
吉村怜,贺小萍.
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研究[J]
.敦煌研究,1986(3):71-80.
被引量:10
2
赵立春.
从文献资料论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年代[J]
.文物春秋,2002(2):27-30.
被引量:9
3
赵立春.
从文献资料论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年代[J]
.文物世界,2002(4):79-79.
4
彭杰.
关于克孜尔17窟卢舍那佛像的补证[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2):18-23.
被引量:7
5
刘景龙.
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新考[J]
.中原文物,1999(3):39-42.
被引量:1
6
温玉成.
《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注释[J]
.中原文物,1984(3):99-100.
被引量:9
7
谢海云.
卢舍那,中国的维纳斯[J]
.华人时刊,2001,0(4):48-49.
8
殷光明.
敦煌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之一[J]
.敦煌研究,2001(4):1-12.
被引量:17
9
殷光明.
敦煌卢舍那佛法界图像研究之二[J]
.敦煌研究,2002(1):46-56.
被引量:12
10
李森.
山东青州龙兴寺北齐单体立佛题材考证[J]
.宗教学研究,2009(2):85-87.
被引量:1
文物
198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