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特质和分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在研究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开始,就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和新学说的历程;从此时起,他的思想虽在不断地丰富发展,日益精确化和系统化,但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连贯的。他们反对“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
作者
尹继佐
黄万盛
出处
《学术月刊》
1983年第3期7-13,共7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两个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派
费尔巴哈派
马克思恩格斯
黑格尔哲学
十九世纪
新世界观
四十年代
哲学批判
自我意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陈先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主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1):34-41.
被引量:1
2
杨纯富.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考察[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4(4):81-87.
3
仪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J]
.中州学刊,1983(2):7-7.
4
任皑.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兼驳“费尔巴哈派阶段”说[J]
.探索(浙江),1989(6):57-62.
5
姚鹏.
关于马克思开始受费尔巴哈影响的时间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3(1):10-10.
6
柳田谦十郎,张萍.
马克思早期思想与人道主义[J]
.国外社会科学,1981(7):39-40.
7
黎克明,徐超眉.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唯物史观的萌芽[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1-6.
8
刘明如.
评西方关于“第三个马克思”的发现[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11-17.
被引量:1
9
何迈.
马克思何时成为“费尔巴哈派”的思考[J]
.江淮论坛,1992(2):81-84.
10
边士江.
试论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两次重大转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8(2):8-14.
被引量:1
学术月刊
198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