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望山杯柈刻石考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锦屏山东北,高程129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前,它一直濒临"海口"。秦汉迄唐宋,孔望山与锦屏山皆以"朐山"为名。相传孔子曾登此山以望东海,故明人称为"孔望山"。
作者
丁义珍
出处
《文物》
1984年第8期30-33,共4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海
孔子
锦屏山
砚石
江苏省连云港市
东汉佛教
秦汉
海州
秦始皇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88
1
吴廷璆,郑彭年.
佛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J]
.历史研究,1995(2):20-39.
被引量:44
2
温玉成.
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
.敦煌研究,1999(1):159-170.
被引量:59
3
丁邦钧.
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6(3):1-15.
被引量:153
4
王恩田.
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J]
.文物,1985(3):93-96.
被引量:14
5
阮荣春.
孔望山佛教造像时代考辩[J]
.考古,1985(1):78-87.
被引量:10
6
张■.
江苏江宁县张家山西晋墓[J]
.考古,1985(10):908-914.
被引量:34
7
王仲殊.
论吴晋时期的佛像夔凤镜——为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而作[J]
.考古,1985(7):636-643.
被引量:27
8
赵超.
[石刻杂谈]──东汉肥致碑与方士的骗术[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1):102-106.
被引量:5
9
徐苹芳.
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J]
.考古,1981(6):521-530.
被引量:54
10
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J]
.考古,1959(4):189-190.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7
1
汤池.
孔望山造像的汉画风格[J]
.考古,1987(11):1011-1020.
被引量:2
2
刘昭瑞.
论肥致碑的立碑者及碑的性质[J]
.中原文物,2002(3):48-51.
被引量:5
3
李正晓.
中国内地汉晋时期佛教图像考析[J]
.考古学报,2005(4):411-448.
被引量:5
4
李传江.
“八神”祭祀的国家宗教中心及民间承续[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85-88.
5
李传江.
“八神”祭祀的国家宗教中心及民间承续[J]
.东岳论丛,2014,35(6):99-102.
被引量:1
6
陈一川.
仙境的象征:孔望山与汉代造园艺术[J]
.建筑与文化,2017(7):180-182.
被引量:3
7
温玉成.
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总论[J]
.敦煌研究,2003(5):16-25.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楊爲剛.
事死如事生:“拜謁圖”與漢代祠堂空間功能的圖像表達[J]
.中国俗文化研究,2019(1):25-54.
2
李正晓.
中国内地汉晋时期佛教图像考析[J]
.考古学报,2005(4):411-448.
被引量:5
3
温玉成.
用“仙佛模式”论说钱树老君[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64-70.
被引量:9
4
温玉成.
“西天诸神”怎样来到中国[J]
.中原文物,2007(3):69-74.
5
王睿.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J]
.新美术,2009,30(1):25-38.
被引量:1
6
王秀玲.
北魏莲花化生瓦当研究[J]
.文物世界,2009(2):32-36.
被引量:7
7
王进南,刘尊志.
原始道教和早期佛教思想在徐州汉墓中的体现与反映[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2):98-101.
被引量:1
8
高崇文.
释“便椁”、“便房”与“便殿”[J]
.考古与文物,2010(3):46-52.
被引量:14
9
郑红莉.
汉画像石“驯象图”试考[J]
.考古与文物,2010(5):61-66.
被引量:8
10
李传江.
孔望山摩崖石刻研究三十年[J]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0):100-103.
被引量:1
1
周晓陆,周锦屏,刘凤桂,项剑云.
江苏连云港市清理四座五代、北宋墓葬[J]
.考古,1987(1):51-57.
被引量:8
2
步连生.
孔望山东汉摩崖佛教造像初辨[J]
.文物,1982(9):61-65.
被引量:8
3
丁义珍.
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J]
.文物,1981(7):1-7.
被引量:33
4
曹弘.
古城阆中[J]
.风景名胜,1998(7):16-17.
5
云友.
孔望山摩崖造像学术讨论侧记[J]
.史学月刊,1981(5):97-97.
被引量:1
6
李秋生.
孔望山揽胜[J]
.风景名胜,1996,0(11):30-30.
7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J]
.文物,1988(5):43-53.
8
汤池.
孔望山造像的汉画风格[J]
.考古,1987(11):1011-1020.
被引量:2
9
丁明夷.
试论孔望山摩崖造像[J]
.考古,1986(10):940-949.
被引量:4
10
王睿.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J]
.新美术,2009,30(1):25-38.
被引量:1
文物
198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