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歧在于对实践的不同认识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是立足于唯物主义来谈论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的。实践不是本体,而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存在形式,物质和实践的关系是实体和属性的关系。“人化自然”的“人化”无非是改变或改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非人化自然才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重点。实践有积极、进步和消极、反动的两重作用;实践本体论是对实践作用的夸大。
作者
陈志尚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动态》
1988年第12期32-34,共3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存在形式
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作用
物质运动
本质属性
人类认识
自然界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1
1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4
2
欧阳康.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面向21世纪的我国哲学发展战略构想[J]
.天津社会科学,1998(6):5-11.
被引量:7
3
岩崎允胤,卞崇道.
现代伦理学的基本课题[J]
.世界哲学,1984(5):63-71.
被引量:1
4
H.鲍姆加特纳,李黎.
西德哲学三十年(1945—1975)[J]
.国外社会科学,1980(9):47-48.
被引量:1
5
宁梓.
国内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前期线索与基本概况[J]
.理论探讨,1997(5):47-50.
被引量:6
6
刘歌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邹永图同志商榷[J]
.现代哲学,1991(4):39-43.
被引量:1
7
黄楠森,景来.
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J]
.哲学动态,1988(9):49-49.
被引量:2
8
徐崇温.
时代呼唤着实践唯物主义[J]
.哲学动态,1988(12):6-9.
被引量:3
9
肖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J]
.哲学动态,1988(12):12-15.
被引量:9
10
黄楠森.
我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J]
.哲学动态,1988(12):15-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蒲奕.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向度[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96-98.
被引量:5
2
张传开,单传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逻辑进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373-382.
被引量:6
3
孙成竹.
马克思哲学阐释的“实践”转向——一个阶段性总结和认识[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41-47.
4
李双套.
当前我国学术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概况[J]
.兰州学刊,2012(7):11-17.
5
李秋心,赵金元.
实践唯物主义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40-43.
6
马成慧.
20世纪20年实践哲学研究综述[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1):180-18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钱厚诚.
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实践观超越传统认识论的起点[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69-73.
被引量:1
2
何关银.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个里程碑和经济哲学的三次提升[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53-58.
3
姜喜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保持张力与平衡[J]
.社会科学研究,2011(3):111-116.
被引量:3
4
张炜.
倒逼机制:作为实践逻辑的似真推理[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59-62.
被引量:19
5
任学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之对比——基于主体性视野的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18-122.
被引量:1
6
何亮.
马克思的建设性思维及其当代意义[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44-47.
被引量:1
7
宋绪富.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2012,27(10):13-14.
被引量:1
8
张传开,单传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基本经验[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6):685-690.
被引量:2
9
初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路向[J]
.理论观察,2013(6):5-6.
被引量:1
10
秦明承,包莉.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功能[J]
.经济研究导刊,2014(5):237-238.
被引量:1
1
肖政.
试比较马、恩辩证法之观点[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8):15-15.
2
孙雁军.
传统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4(2):27-33.
3
M.马尔科维奇,张伯霖.
南斯拉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派”[J]
.世界哲学,1981(1):22-28.
被引量:3
4
谷声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吗?[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1-5.
5
刘浩.
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本真含义[J]
.青年与社会,2013(3):313-314.
6
陈良运.
论“善”及古代“美”之功利观成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系列之一[J]
.社会科学研究,2004(2):65-70.
7
张晓明.
康德的至善:重要还是不重要[J]
.道德与文明,2014(6):131-137.
被引量:2
8
坚毅.
论“五行”的辩证统一[J]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30-32.
被引量:2
9
庄友刚.
“理解”与“认识”──论解释学与认识论研究对象的区别[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2):23-26.
被引量:6
10
刘晓.
《大学》——我们应该坚守的传统文化[J]
.经营管理者,2012(03X):348-348.
被引量:1
哲学动态
198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