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西藏特殊家庭婚姻种种试析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巴霍芬、麦克伦南以来,由摩尔根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人类婚姻家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科学地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婚姻家庭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群婚制是与曚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并进一步证明这是一条一切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自然规律。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作者
张权武
机构地区
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西藏研究》
1988年第1期94-99,共6页
Tibetan Studies
关键词
家庭婚姻关系
近代西藏
一夫一妻制
表现形式
婚姻家庭
相适应
多夫制
家庭形态
生产资料
婚姻形态
分类号
K297.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99
1
吕昌林.
浅论昌都地区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婚姻陋习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西藏研究,1999(4):54-58.
被引量:15
2
刘龙初.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一妻多夫制婚姻家庭试析[J]
.民族研究,1986(4):25-32.
被引量:7
3
欧潮泉.
论藏族的一妻多夫[J]
.西藏研究,1985(2):80-83.
被引量:8
4
严汝娴.
藏族的着桑婚姻[J]
.社会科学战线,1985(3):240-248.
被引量:9
5
吴文.
略述木里藏族婚姻与家庭问题[J]
.人口研究,1984,8(4):42-44.
被引量:1
6
吴从众.
民主改革前西藏藏族的婚姻与家庭——兼论农奴制度下存在群婚残余的原因[J]
.民族研究,1981(4):27-36.
被引量:22
7
星全成.
民主改革前藏族婚姻制度[J]
.青海民族研究,1997,8(1):44-50.
被引量:4
8
陈嘉放.
旧西藏的家庭和婚姻[J]
.社会,1983,3(5):40-45.
被引量:2
9
徐平.
西藏农村的婚姻家庭[J]
.社会学研究,1996(5):89-94.
被引量:2
10
马戎.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J]
.民族研究,2000(6):33-44.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8
1
马戎.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J]
.民族研究,2000(6):33-44.
被引量:45
2
坚赞才旦.
论兄弟型限制性一妻多夫家庭组织与生态动因──以真曲河谷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
.西藏研究,2000(3):9-22.
被引量:24
3
坚赞才旦,许韶明.
论青藏高原和南亚一妻多夫制的起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54-61.
被引量:15
4
乐岚.
目标或路径:统一婚姻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交互发展——兼论四川藏区婚姻法变通补充规定之完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8):47-54.
被引量:4
5
刘军君.
安多-玛曲游牧藏族“兄弟共妻婚”刍议[J]
.青海民族研究,2015,26(1):190-196.
被引量:2
6
张建世.
20世纪藏族多偶家庭调查研究述论[J]
.中国藏学,2002(1):99-112.
被引量:13
7
杨帆,杨成洲.
在“圣”与“俗”之间: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问题研究述论[J]
.青藏高原论坛,2017,5(2):71-85.
被引量:3
8
许韶明.
多维度与重节点——喜马拉雅山麓及青藏高原腹地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的人类学阐释[J]
.青藏高原论坛,2019,7(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郭云艳.
“[口厌]哒兄弟共妻婚制”考[J]
.西域研究,2022(4):128-136.
被引量:1
2
张婧璞.
亚洲学者视野中的喜马拉雅婚姻杂糅[J]
.青海民族研究,2021,32(2):109-115.
被引量:3
3
康欣平.
“大民族主义”抑或“普适主义”——张荫棠《训俗浅言》、《藏俗改良》析论[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36-39.
被引量:3
4
张凯.
西藏一妻多夫婚姻习俗与国家法的冲突和调适[J]
.西藏发展论坛,2012(6):60-63.
5
次仁卓玛.
昌都地区江达县娘西乡强白村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婚姻形态调研报告[J]
.西藏发展论坛,2013(4):68-72.
被引量:2
6
德吉.
略论藏族传统多偶家庭形态及其成因[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S1):153-155.
被引量:1
7
坚赞才旦.
真曲河谷一妻多夫家庭组织探微[J]
.西藏研究,2001(3):28-34.
被引量:14
8
坚赞才旦,许韶明.
论青藏高原和南亚一妻多夫制的起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54-61.
被引量:15
9
张廷华.
雌性动物多次交配的经济学原因[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33-38.
被引量:5
10
康欣平,孙林(审稿),梁成秀(校对).
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31-34.
被引量:3
1
刘文桥.
近代化对中国家庭婚姻关系的影响[J]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4):62-64.
2
李衡梅.
我国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研究[J]
.历史研究,1986(2):95-109.
被引量:4
3
张鸣.
大革命中的性事[J]
.中外文摘,2010(17):51-53.
4
张曦.
土地和宗教束缚下的贵族对近代西藏的影响——试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的失败[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0(5):11-15.
被引量:1
5
张淑一.
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3):2-7.
6
李影.
满族的传统婚俗[J]
.国学(吉林),2013(12):41-41.
7
秦和平.
近代藏区天主教传播概述[J]
.中国藏学,1991(1):132-137.
被引量:16
8
横水.
《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评介[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2):108-109.
被引量:1
9
梁伟.
西藏各民族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贡献[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1):20-23.
被引量:3
10
泸沽湖 是人类婚姻的未来吗[J]
.中国国家地理,2004(7):52-55.
西藏研究
198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