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论略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日渐成为当代学术文化中的显学。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人物之一利奥塔的思想分析,指出如何协调好个性和共识之间的冲突而不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将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文化主题。
作者
余碧平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7-102,共6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真理
后现代主义
社会进步
危机
现代性
利奥塔
游戏规则
理性
显学
文化理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8
1
赵士发.
后现代主义生成的动态特征──利奥塔《后现代状况》解读之一[J]
.现代哲学,1999(1):102-104.
被引量:3
2
黄骊.
城市的现代和后现代[J]
.人文地理,1999,14(4):30-33.
被引量:17
3
张京祥,崔功豪.
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人文探析[J]
.人文地理,1998,13(4):25-29.
被引量:17
4
崔少元.
解读《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利奥塔德后现代观透视[J]
.外国文学,1997(3):66-69.
被引量:6
5
王宏伟,李平,朱承亮.
中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J]
.河北学刊,2014,34(6):95-100.
被引量:3
6
陈治国.
重写现代性: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理论的一个转折[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90-95.
被引量:1
7
卓健.
城市规划的同一性和社会认同危机——法国当前对城市规划职业与教育的争论[J]
.城市规划学刊,2005(2):25-30.
被引量:10
8
沈锐,李同升,赵伟.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J]
.城市问题,2005(4):20-24.
被引量:18
9
孙施文.
城市规划不能承受之重——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之辨[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11-17.
被引量:91
10
陈春莉.
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解构[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48-5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耿百峰,杨东东.
误构与差异——利奥塔论后现代知识合法化问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2-46.
被引量:7
2
许婵,文天祚,黄柏玮,向岚麟.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2016,31(4):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黄一玲.
解读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理论[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2):22-25.
被引量:3
2
宋燕.
“学术”一解[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2):18-24.
被引量:8
3
徐晓东.
建构学习的多样性[J]
.中国电化教育,2014(7):75-81.
被引量:3
4
杨石华,陈卓.
中国公共关系研究反思:一个知识合法性视角[J]
.新闻界,2016(10):41-44.
被引量:1
5
吴广友.
差异化视角下临港数字影视产业基地建设[J]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8(5):25-27.
6
向佐春.
后现代“误构”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69-74.
7
王梦悦.
误构的事实性——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不构成对利奥塔“误构”的支持[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11(6):18-22.
被引量:1
8
姚岱虹.
后现代知识状态对教师教育观的影响与启发——基于《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解读[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24-26.
9
张潇文.
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52-56.
被引量:1
10
唐嘉尧.
增长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城市规划探索[J]
.建材与装饰,2016,12(35):116-117.
1
W.V.雷杰,D.维曼,范广伟,张凤莲.
利奥塔访谈录[J]
.国外社会科学,1991(9):50-54.
2
包亚明.
与思想大师晤谈[J]
.全国新书目,1997,0(8):12-12.
3
王岳川.
走出后现代思潮[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1-153.
被引量:11
4
康静敏.
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之现代性议题[J]
.甘肃农业,2005(4):64-64.
5
许斗斗,程华云.
科学知识及其功能: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对默顿与利奥塔二者观点的比较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7-12.
6
姜.
关于“后现代”一词的正确用法——J.F.利奥塔尔答记者问[J]
.国外社会科学,1987(11):48-49.
7
李敏.
试论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J]
.兰州学刊,2008(3):81-83.
被引量:1
8
张之沧.
“后现代主义”释义[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4):3-9.
被引量:14
9
楚凤梅.
科学发展观中的系统思想分析[J]
.系统科学学报,2010,18(1):76-78.
被引量:5
10
M.克里格,罗筠筠.
西方文论中的反意识形态倾向[J]
.国外社会科学,1993(11):41-4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