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云南普洱茶发展简史及其特性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普洱茶的故乡。长期以来,云南普洱茶以其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蜚声中外。除畅销西藏、西北、内蒙、港澳等地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等国也有一定市场。在国际贸易中,云南普洱茶的销量一直很大,方兴未艾。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今天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
邵宛芳
沈柏华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出处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50-54,共5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云南普洱茶
西双版纳地区
云南大叶种
茶树品种
加工方法
云南省
历史悠久
思茅地区
品质风格
茶叶生产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何国藩,林月婵,徐福祥.
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90,12(2):27-28.
被引量:20
2
何国藩,林月婵,徐福祥.茶叶降血脂效应的研究[J]中国茶叶,1988(01).
3
李远烈.普洱茶史话[J]中国茶叶,1979(01).
共引文献
19
1
张冬英,施兆鹏,刘亚林.
普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5,28(1):43-44.
被引量:34
2
赵龙飞,周红杰,安文杰.
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114-118.
被引量:87
3
刘亚林,孙志良,张冬英,施兆鹏,刘中华.
醇沉法提取普洱茶茶多糖的研究[J]
.福建茶叶,2005,28(4):6-7.
被引量:11
4
东方,何普明,林智.
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7,28(5):363-365.
被引量:25
5
方祥,李斌,陈栋,陈忠正.
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6):313-316.
被引量:18
6
张冬英,黄业伟,袁文侠,周红杰.
普洱茶渥堆中α-淀粉酶抑制剂含量变化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282-1285.
被引量:1
7
张冬英,余霜,黄业伟,周红杰.
普洱茶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2):77-79.
被引量:9
8
张冬英,李会容,蒋智林,黄业伟,周红杰.
不同产地普洱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初探[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4):576-579.
被引量:1
9
杨兰兰,侯艳,肖蓉,邵宛芳,龚江,秦廷发.
普洱茶对大鼠钙磷代谢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1,32(3):219-222.
10
李亚莉,黑利生,秘鸣,卓婧,周红杰.
产洛伐他汀紫色红曲霉发酵普洱茶初探[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3,49(2):34-3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
1
何昌祥.
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J]
.农业考古,1997(2):205-210.
被引量:6
2
程春生,覃宇悦.
普洱茶饮料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9):140-141.
被引量:16
3
蒋文中.
“普洱茶”得名历史考证[J]
.云南社会科学,2012(5):142-144.
被引量:5
4
马祯.
普洱茶的社会生命史及其意义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2015,13(5):78-82.
被引量:2
5
马祯.
百年普洱茶研究回顾——学术视野中的普洱茶意义变迁[J]
.学术探索,2015(11):116-122.
被引量:4
6
陈杰,阿旭.
茶膏演变史[J]
.普洱,2016,0(1):62-69.
被引量:2
7
单治国,张春花,周红杰,孙建林,强继业.
普洱茶膏制作工艺探讨[J]
.现代园艺,2017,40(16):223-226.
被引量:6
8
师顺,何雪涓.
史志文献中散见普洱茶记载概述[J]
.普洱学院学报,2020,36(4):50-5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史靖昱.
普洱茶的起源、发展与兴盛[J]
.中国茶叶,2021,43(8):72-76.
被引量:1
2
赵晨,李双荣,吴成远,李清侯.
风味普洱熟茶膏调饮配方工艺浅析[J]
.食品安全导刊,2022(27):119-1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雪嫣,古建兴,张利军,范源.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普洱生茶有效成分及理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5,31(1):101-107.
1
张天福.
茶树品种与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风格的影响[J]
.福建茶叶,1994,17(3):5-7.
被引量:19
2
周外,李胤,李宁.
西双版纳生态茶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云南农业,2015(9):13-14.
被引量:1
3
何双凌,赵仁,宋亮,李蜀萍,王伟龙.
丁香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进展[J]
.热带农业科技,2004,27(4):28-30.
被引量:3
4
李晓霞,李忠美.
西双版纳投产茶园入冬封园管理[J]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3):39-40.
5
潘文亮,张春民,刘钰,张英妹.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
.河北农业科学,2003,7(3):45-49.
被引量:5
6
郭桂义,刘鑫,刘继云.
信阳毛尖茶发展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4):107-109.
被引量:1
7
李锐群,李智海,唐志敏,丁丽芬.
西双版纳小粒咖啡主要病虫害调查和建议[J]
.热带农业科技,2016,39(2):29-32.
被引量:2
8
刘公民,李斌.
版纳地区橡胶树主要病虫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0(3):157-159.
被引量:4
9
张舒.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研究综述[J]
.湖北农业科学,2001,40(4):53-55.
被引量:18
10
王忠术.
在西双版纳地区进行玉米南繁加代的可行性研究[J]
.现代农业,2011(1):24-25.
农业考古
199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