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美地告别——“新状态”文学漫论之一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告别一个人们已经熟悉、已经习惯、已经喜欢的语言之巢总是很有些艰难很有些留恋的,又谈何优美呢。可它确乎又是优美的,它是一道美丽的曲线。这道曲线的一端是80年代的“新时期”,另一端则是90年代的“新状态”,连接80年代的“新时期”与90年代的“新状态”则是作家们由徘徊甚至迷惘最终而又走向坚定的情绪曲线,它记载着一个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知识分子摆脱孤独与焦灼的心理过程。我对“新状态”的描述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作者
王干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1994年第3期18-28,共11页
关键词
新状态
实验文学
知识分子
“新写实”小说
新时期文学
作家
小说家
王安忆
中国文学
第一推动力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6
1
何忠礼.
宋代官吏的俸禄[J]
.历史研究,1994(3):102-115.
被引量:38
2
王慎行.
文王非纣臣考辨——兼论文王的文治武功[J]
.历史研究,1994(5):3-20.
被引量:6
3
吴义勤.
九十年代的小说格局[J]
.社会科学战线,1998(6):78-95.
被引量:5
4
丁帆,何言宏.
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J]
.文学评论,1998(5):49-60.
被引量:48
5
戴阿宝.
“新状态”命名:一种“涂抹”的批评观[J]
.求是学刊,1998,25(3):72-75.
被引量:1
6
张清华.
精神接力与叙事蜕变──论“新生代”写作的意义[J]
.小说评论,1998(4):4-10.
被引量:9
7
陈晓明.
从虚构到仿真:审美能动性的历史转换──九十年代文学流变的某种地形图[J]
.当代作家评论,1998(1):3-18.
被引量:13
8
丁帆,王彬彬,费振钟.
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寻证人[J]
.文艺争鸣,1997(1):26-30.
被引量:14
9
山城客.
“新生代”(“第三代”)诗歌的评说──“新潮诗”论之一[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2):68-80.
被引量:2
10
谢有顺.
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J]
.当代作家评论,1995(4):73-7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
.学术月刊,1995,27(2):76-95.
2
张弘.
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
.学术月刊,1995,27(8):85-92.
被引量:23
3
谢应光.
20世纪中国新诗二题[J]
.三峡学刊,1996,12(4):53-57.
被引量:1
4
李玉华.
再论“新状态”[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31-34.
5
唐诗人.
个人化时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以90年代“晚生代”为考察对象[J]
.艺术广角,2021(4):20-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王昌忠,付冬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命题的释义重心[J]
.学习与实践,2021(1):114-122.
被引量:1
2
宋聪聪.
海德格尔与新时期美学的建构[J]
.中国美学,2024(1):22-35.
3
苏宏斌.
试论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思想──兼与张弘先生商榷[J]
.学术月刊,1999,31(7):42-50.
4
李世涛.
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二[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99-104.
被引量:1
5
麻天祥,詹志和.
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态——兼论“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的转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29-36.
被引量:2
6
苏宏斌.
实践论美学的现象学重估[J]
.学术月刊,2005,37(10):47-53.
7
何风雨.
当代都市人群的山水情怀与《漓江百里图》的审美效应[J]
.艺术探索,2006,20(1):118-121.
8
林朝霞.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J]
.学术月刊,2007,39(4):115-120.
被引量:5
9
苏宏斌.
主体性·主体间性·后主体性——当代中国美学的三元结构[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6.
被引量:8
10
肖建华.
“照着讲”、“接着讲”与“对着讲”:对待实践美学的三种进路[J]
.殷都学刊,2009,30(1):107-112.
被引量:1
1
文学:迎接“新状态”——新状态文学缘起[J]
.文艺争鸣,1994(4):21-22.
被引量:4
2
朱晶.
回归与融合:文学的新状态[J]
.文艺争鸣,1994(6):4-8.
被引量:3
3
王干,张颐武,张未民.
“新状态文学”三人谈[J]
.文艺争鸣,1994(3):6-17.
被引量:8
4
茵.
新状态文学缘起[J]
.戏剧艺术,1994(3):125-125.
5
唐根金.
自然主义的代表,实验文学的先锋——作为诗人的斯蒂芬·克莱恩及其诗作[J]
.英语研究,2008,6(4):6-10.
被引量:3
6
杨合.
试论东西小说的语言[J]
.河池师专学报,1996,16(3):40-44.
被引量:1
7
梦亦非专辑[J]
.文学界(原创版),2013,0(6X):5-5.
8
文学:迎接“新状态”——新状态文学缘起[J]
.文艺争鸣,1994(3):4-5.
被引量:3
9
残雪.
在“残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
.作家,2016(3):39-39.
被引量:1
10
黄玲君.
诗人俱乐部[J]
.诗歌月刊,2006,0(8):92-96.
文艺争鸣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