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声乐教学科学性的探索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从学科分工的角度说,二者是分手了;从二者始终互相渗透来说,也许是从未分手,如果把符合规律性理解为科学性,那么,艺术要想成功,就不能离开科学。
作者
顾雪珍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9-50,共2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声乐教学
自然科
技术方法
分叉点
三种唱法
高校教师
思维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
民族唱法
声乐艺术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2
1
顾雪珍.
向民族声乐传统学习的点滴体会[J]
.南艺学报,1981(4):71-74.
被引量:2
2
黄友葵.
谈谈培养声乐人材和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
.南艺学报,1979(2):69-73.
被引量:2
3
李宗璞.
获得高音的要领[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2):34-36.
被引量:1
4
武秀之,张平,侯学骏.
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谈“假声位置真声唱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3):98-100.
被引量:8
5
杜蓓.
声乐教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论武秀之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3):101-105.
被引量:2
6
沈湘.
漫谈歌唱的思想方法[J]
.人民音乐,1999(1):9-9.
被引量:12
7
王金宝.
“科学”唱法小议[J]
.中国音乐,1998(1):58-59.
被引量:7
8
王宏.
歌唱训练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谈保加利亚声乐教学[J]
.中国音乐,1998(2):65-67.
被引量:11
9
黄友葵.
声乐艺术的现代化问题——在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学生声乐比赛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1(2):1-4.
被引量:5
10
牛秋.
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关系[J]
.中国音乐,1994(4):51-5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郭克俭.
分歧与弥合--新中国第二次声乐学术论争高潮回顾与思考[J]
.中国音乐学,2008(1):113-118.
被引量:5
2
肖育军.
谈声区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85-87.
被引量:1
3
游德存.
男高音中低声区训练之我见[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1):78-80.
被引量:1
4
游德存.
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7):109-112.
5
陈彦如.
自由地歌唱——浅议声乐唱法、声音和歌曲的表达[J]
.北方音乐,2014,34(11):76-77.
6
肖园园.
改革开放40年江苏民族声乐发展脉络研究[J]
.艺术百家,2019,0(6):114-121.
被引量:3
7
常晶.
钟情歌唱青蓝相续 心系学生雪融情珍——顾雪珍声乐艺术特色追思[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3):48-5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孟新洋.
以我为主 借鉴为辅——谈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吸收与借鉴[J]
.艺术评论,2011(11):35-39.
被引量:2
2
邹昌峻.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的训练[J]
.大舞台,2013(8):184-185.
被引量:3
3
金泉瑷.
对民族声乐演唱个性化发展的思考[J]
.当代音乐,2016(10):57-58.
被引量:9
4
王如意.
中国近现代声乐理论哲学基础试析[J]
.人民音乐,2016(5):38-40.
5
李博宇.
中国声乐学术热点问题的追溯与反思[J]
.戏剧之家,2016(18):94-94.
6
陆伟,章婷.
民族声乐体系的形成历程探索[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2):115-118.
被引量:1
7
王新蓉,郝宏歌.
论创建“宫·徵”民族器乐艺术中心的路径研究[J]
.音乐生活,2021(4):91-94.
8
毛春蓉.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
.艺术评鉴,2022(8):57-60.
被引量:1
9
杜炜.
流行唱法三个声区对演唱的重要性研究[J]
.明日风尚,2019,0(3):69-69.
10
杨扬.
多样化声乐教学促进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J]
.艺术家,2018(8):102-103.
1
朱多全.
论中国画笔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4):22-23.
2
胡高孝.
中国画笔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试析[J]
.新美术,1996,17(1):10-12.
3
王昌逵.
钢琴演奏心理的灵感探秘[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5):66-68.
4
唐卫.
一个文学家,两个摄影师[J]
.中国摄影家,2006,0(12):6-6.
5
雷辉.
岁月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基于电影《匆匆那年》的思考[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9):161-163.
6
向延生.
李焕之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J]
.中国音乐学,2010(3):40-45.
被引量:2
7
沈蔷来.
在山顶上[J]
.作文通讯(高中版),2015,0(3):28-28.
8
学术批评与学科分工[J]
.戏剧艺术,2001(3):112-112.
9
赫牧寰.
荒诞作为一种美学范畴的发生[J]
.北方论丛,2001(4):41-45.
被引量:2
10
裔萼.
“名家”与“名作”[J]
.艺术评论,2004(6):74-74.
中国音乐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