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从《易经》到《易传》的理论环节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易传》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历史过程。《易经》中的天人思想是《易传》产生的根本依据;孔子、老子对天道、人道内涵的独立思考以及孔子晚年沟通天人关系的努力为《易传》的产生提示了发展方向;儒、道交争的发展迫使儒家探求其理论的天道依据,从而促进了《易传》的最后形成。
作者
方光华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易经》
《系辞》
《易传》
《易》
自然现象
天道
儒家伦理
天人关系
社会现象
孔子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1
方光华.
试论道家思想与《易传》的形成[J]
.周易研究,1994(4):40-47.
被引量:2
2
于民雄.
从巫术到哲学:《易传》对《易经》的突破[J]
.贵州社会科学,2004(6):58-60.
被引量:3
3
刘玉平.
论《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J]
.周易研究,2004(5):65-71.
被引量:36
4
张有喜.
阴阳观念与阴阳思维[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3):27-2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郭丽娟.
“阴阳”观念纵横谈[J]
.黑龙江史志,2008(3X):10-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建宇,孙永章,范竹雯,李彦知,郑绍明,邢晓彤.
论“阴常不足”和“阳常不足”[J]
.光明中医,2008,23(12):1896-1897.
被引量:5
1
杨泽波.
牟宗三早期圆成论与后期合一论之比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5):39-44.
2
陈咸瑜.
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J]
.理论月刊,2006(10):49-51.
被引量:1
3
王贵友.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前提性批判及自我超越[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6):4-12.
被引量:3
4
石建水.
《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建构的必然理论环节[J]
.求实,2016(1):21-27.
被引量:1
5
戴兆国.
康德伦理学的奠基——以《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为中心[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32-39.
6
黄济鳌.
休谟行为理论初探[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26-29.
7
许家鹏.
论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天道与人道依据[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48-52.
被引量:2
8
朱锋刚.
德性还是律法?——一个现代版道德学解决方案的得与失[J]
.社会科学辑刊,2009(3):18-21.
被引量:1
9
顾晓鸣.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若干文化理论环节[J]
.哲学动态,1988(2):27-27.
10
卜祥记,范迎春.
重新评价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鲍威尔之争[J]
.求索,2007(3):122-125.
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