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班村遗址出土彩陶的陶彩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班村遗址出土彩陶的陶彩分析王昌燧,左健,毛振伟,河西学,舆水达司引言199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组织并领导了河南渑池县班村遗址的综合考古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考古研究的新方法。班村遗址与仰韶村毗邻,时代也相近,为典型的仰韶遗址。仰韶文明闻名世...
作者
王昌燧
左健
毛振伟
河西学
舆水达司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5年第1期78-80,84,共4页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关键词
铝土矿
陶彩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荧光光谱仪
彩陶
遗址
锌铁矿
氧化铁
磁赤铁矿
制作工艺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4
1
吴平.
青海省民和县古文化遗存调查[J]
.考古,1993(3):193-211.
被引量:6
2
彭云,马兰.
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84(5):388-395.
被引量:21
3
尚民杰.
青海彩陶在中国彩陶中的地位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1991(6):93-97.
被引量:2
4
董俊卿,朱铁权,毛振伟,张爱冰,阚绪杭,张茂林,黄宇营,何伟.
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彩陶与红衣陶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J]
.东南文化,2006(1):24-30.
被引量:12
5
张茂林,贾兴和,毛振伟,朱铁权,王昌燧,黄宇营,何伟.
斯里兰卡曼泰遗址出土青花瓷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产地初探[J]
.岩矿测试,2008,27(1):37-40.
被引量:8
6
孙莹,毛振伟,周世荣,王昌燧,董俊卿,袁传勋,徐靖,姚政权.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探针线扫描分析“长沙窑”彩绘工艺[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44(9):807-809.
被引量:12
7
杨玉璋,张居中,左健,阚绪杭,周群.
“钟离君柏”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的光谱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4):1130-1133.
被引量:14
8
熊樱菲,龚玉武,夏君定,吴婧玮.
上林湖越窑青瓷胎釉化学组成的EDXRF分析[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22(4):28-34.
被引量:22
9
李清临.
古陶产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华夏考古,2011(1):146-152.
被引量:6
10
左健,许存义.
古壁画、陶彩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J]
.光散射学报,1999,11(3):215-219.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
1
杨真真,夏寅,王丽琴,高志伟,兰德省.
青海民和县出土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科学分析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1,33(3):81-92.
被引量:5
2
林俊杰,郭建晖.
近十年高温颜色釉与彩绘瓷科技考古研究进展[J]
.陶瓷学报,2023,44(3):460-47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玉巧,黄天呈,龚钰轩.
罗家尕塬遗址出土彩陶成分与工艺分析[J]
.丝绸之路,2024(1):185-192.
2
荆海燕.
西安东郊唐墓出土彩绘陶俑的颜料检测分析[J]
.陶瓷学报,2022,43(2):330-338.
被引量:5
3
吴金涛.
无损检测分析技术在彩陶研究中的应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5):56-59.
被引量:1
4
易小芬,汪常明,刘君义.
宋代广西永福窑田岭窑瓷腰鼓装饰工艺的显微分析[J]
.中国陶瓷工业,2023,30(5):64-68.
5
胡广新.
清三代粉彩瓷器精品鉴赏与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2):15-18.
6
吴娜,王志强,雷磊,王建平.
馆藏雍正粉彩瓶的原位无损科学研究[J]
.光散射学报,2024,36(2):191-197.
7
郭颖珊.
西北地区史前时期人形陶器来源初探[J]
.北方文物,2024(3):48-56.
被引量:1
8
邱芸.
景德镇的伟大彩瓷创烧历程之粉彩研究[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58(6):98-99.
9
查琳慧.
光影在高温颜色釉绘画中运用的作用与表现解析[J]
.陶瓷研究,2024,39(4):128-130.
10
周佳依,马强,褚黎明,方辉,董豫.
宁夏姚河塬遗址出土朱砂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5,37(1):32-40.
1
王建新,张晓虎.
试论班村仰韶文化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J]
.考古与文物,2001(3):41-50.
被引量:3
2
蒋晓荣,苗青.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越窑褐彩青瓷赏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7):40-43.
被引量:2
3
陈佳.
乙未割台后日本政府对台湾的经济掠夺[J]
.东南学术,1995(3):76-77.
被引量:1
4
刘云萍.
名门后人 夫妻院士──小记李四光先生和他的后人李林、邹承鲁夫妻[J]
.国际人才交流,1998(10):14-18.
5
蔡彦峰.
中国“表里山河”的宁武铝土矿[J]
.科技与企业,2013(12):160-160.
6
徐景华.
多彩黑釉瓷一瞥[J]
.文物天地,2017(2):88-90.
7
中国电子显微镜研制的先驱者——陈尔纲[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
8
原雪辉.
异彩纷呈的当阳峪窑黑釉装饰[J]
.收藏,2014(2):61-64.
被引量:1
9
王家广.
耀州瓷、窑分析研究[J]
.考古,1962(6):312-317.
被引量:9
10
王步毅,王昌燧,林淑钦,张庶元.
安徽古玻璃璧分析[J]
.考古与文物,1995(5):75-77.
被引量:5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