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时”可表示假设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时”可表示假设曹国安“时”表假设,了无人知。在先秦汉语及后世文言文里,“时”无此种用法,现代汉语中也不这样使用。然而,在近代汉语里,“时”不但可以表示假设,而且为数相当的多,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笔者仅从《喻世明言》(简称《明言》)、《醒世恒言...
作者
曹国安
机构地区
广东番禺师专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3-84,共2页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时”
假设分句
《林兰香》
近代汉语
《喻世明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可表示
《醒世恒言》
冯梦龙
许政扬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8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208
1
江蓝生.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169-179.
被引量:66
2
殷志平.
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J]
.中国语文,1999(2):116-121.
被引量:43
3
张博.
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J]
.中国语文,1999(2):129-136.
被引量:103
4
江蓝生.
开拓新世纪的中国语言学[J]
.中国语文,1999(5):385-386.
被引量:10
5
李立成.
《醒世姻缘传》里的句末语气词“可”[J]
.中国语文,1998(4):304-308.
被引量:10
6
马庆株.
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J]
.中国语文,1998(3):173-180.
被引量:75
7
余志鸿.
元代汉语假设句的后置标记[J]
.语文研究,1999(1):39-43.
被引量:11
8
项梦冰.
连城方言的话题句[J]
.语言研究,1998(1):67-88.
被引量:19
9
朱德熙.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4(2):71-77.
被引量:34
10
李倩.
宁夏中宁方言的虚词“着”[J]
.语文研究,1997(4):47-57.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21
1
江蓝生.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4):291-301.
被引量:119
2
邢向东.
陕北晋语沿河方言愿望类虚拟语气的表达手段[J]
.语文研究,2005(2):44-48.
被引量:28
3
姚双云.
假设标记的三个敏感位置及其语义约束[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4):70-76.
被引量:6
4
朴美玉.
韩国学生“时候”短语假设义使用偏误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154-157.
被引量:1
5
邵宜.
赣方言语助词“时”的语法功能及与近代汉语之比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112-117.
被引量:4
6
王春辉.
条件句中的“条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7-103.
被引量:3
7
李泰洙.
《老乞大》四种版本从句句尾助词研究[J]
.中国语文,2000(1):47-56.
被引量:20
8
王春辉.
时间与条件的交叠[J]
.中国语文,2013(4):322-331.
被引量:12
9
刘彩霞.
“时”的语法化研究述评[J]
.网友世界,2014,0(19):264-264.
10
李贤卓.
从类型学看汉语“时”类条件标记[J]
.外国语,2015,38(2):40-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80
1
唐晓东,张蓓,王文强.
2015—2016中国语言类型学研究综述[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2(1):1-11.
2
叶雯雯,李小军.
“等”“待”连词用法探源[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79-189.
3
王敏.
内蒙古晋语后置标记词“动”[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32-244.
被引量:2
4
马梦玲.
青海西宁方言的“呵[x■┐]”及其来源[J]
.中国方言学报,2023(1):170-178.
5
张海峰.
晋语时制标记“嗓”的功能及特点考察[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1):68-70.
6
王曉艷,王繼紅.
從條件假設從句後置標記看翻譯文獻的漢語史語料價值[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2):189-205.
7
徐正考,張歡.
古漢語條件句前件“VP”及“VP者”相關結構邏輯語義分析——以東漢銅鏡銘文為例[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9,0(1):1-11.
8
杨书平.
从“……看时”到“……一看”[J]
.文教资料,2007(33):56-57.
被引量:1
9
李晋霞,刘云.
从“如果”与“如果说”的差异看“说”的传信义[J]
.语言科学,2003,2(3):59-70.
被引量:41
10
马晓琴,陶相荣.
影视作品中的陕西方言——简述绥德方言的语气词[J]
.电影文学,2007(4):56-58.
被引量:3
1
肖俊.
浅探《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6):236-236.
2
李玲玲.
试析《喻世明言》中的“把”字句[J]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109-112.
3
童肇勤.
“要是……呢”疑问句的语用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144-146.
被引量:4
4
王敏红.
《醒世恒言》被动句式考察[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3):52-55.
被引量:1
5
郭芹纳.
《三言》中所见的陕西方言词语[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4):9-14.
被引量:3
6
贾君芳.
《醒世恒言》中的“把”字句[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98-100.
被引量:1
7
何瑜群.
《醒世恒言》程度副词计量研究[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18(2):225-228.
被引量:1
8
张家茂.
《三言》中苏州方言词语汇释[J]
.方言,1981,3(3):219-224.
被引量:3
9
姹紫嫣红.
分毫不差[J]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14(10):19-19.
10
路旦俊.
“三言”英译的比较研究[J]
.求索,2005(4):163-166.
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