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有”字句
被引量: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有”字句施其生中山大学“有”字句指“我有去”之类的句式,闽、粤、客方言常见,在汕头方言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例如:1)伊有来。2)我有食饭。(我吃了饭了)3)阿李有叫我甲伊请假。(老李叫了我替他请假了)4)撮鱼栽担个时候,阮有照人教个向生,□[ts...
作者
施其生
机构地区
广州市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3,共6页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关键词
“有”字句
普通话
汕头方言
汕头话
助动词
谓词性成分
现实性
结构助词
体标记
广州话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5
引证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86
同被引文献
405
1
刘莹,程工.
从焦点的类型看“的”字结构的语义[J]
.中国语文,2021(1):28-42.
被引量:6
2
张亮.
接触与类推:“有+VP”结构在普通话中的接受[J]
.汉语学习,2021(2):37-49.
被引量:6
3
陈凡凡,林伦伦.
广东澄海闽方言量词的语法特点[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S1):70-76.
被引量:14
4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57
5
蔡维天.
谈“有人”“有的人”和“有些人”[J]
.汉语学报,2004(2):16-25.
被引量:24
6
戴昭铭.
弱化、促化、虚化和语法化——吴方言中一种重要的演变现象[J]
.汉语学报,2004(2):26-34.
被引量:19
7
杨永龙.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J]
.语言科学,2003,2(1):29-38.
被引量:45
8
薛宏武,闫梦月.
“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J]
.汉语学报,2011(2):14-27.
被引量:15
9
李如龙.
闽语的“囝”及其语法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1-8.
被引量:27
10
王国栓,马庆株.
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J]
.南开语言学刊,2008(2):87-9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53
1
吴越.
吴语瑞安话“有”的功能及其反映的方言类型特点[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80-295.
被引量:1
2
凌云.
江西奉新话句末助词“有”[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199-209.
3
张亮.
接触与类推:“有+VP”结构在普通话中的接受[J]
.汉语学习,2021(2):37-49.
被引量:6
4
薛宏武,闫梦月.
“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J]
.汉语学报,2011(2):14-27.
被引量:15
5
刘晓梅,李如龙.
东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的影响四种[J]
.语言研究,2004,24(4):61-64.
被引量:9
6
杨希英.
从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出发研究语法形式[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91-93.
7
付习涛.
关于构式“有+VP”[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97-103.
被引量:15
8
陈叶红.
试论“有”字的意义和性质[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85-88.
9
郑敏惠.
福州方言与普通话“有+V”格式之差异[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9(7):67-69.
被引量:5
10
施其生.
台中方言的中性问句[J]
.语文研究,2008(3):56-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86
1
冯诗涵.
平武白马语的体助词de^(31)[J]
.语言历史论丛,2022(2):88-100.
2
徐悦虹.
共时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以法语中“avoir”(有)的不同形式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3(3):147-162.
3
徐晓羽.
吴语江阴方言“了1”类词的功能分工与历史演变[J]
.语言研究集刊,2023(2):362-375.
4
向思琦,范晓蕾.
万州话的句末助词“的”[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177-195.
被引量:1
5
吴越.
吴语瑞安话“有”的功能及其反映的方言类型特点[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80-295.
被引量:1
6
陈鑫.
新兴指人类词缀语法化中的主观化[J]
.新课程导学,2020(25):25-27.
被引量:1
7
王鸿滨.
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与语义地图研究[J]
.中国训诂学报,2024(1):119-130.
8
王冬梅.
表比较的“是”字句和“有”字句[J]
.世界汉语教学,2021(2):183-191.
被引量:6
9
徐英.
罗田方言句末疑问词“嚜”和“吗”[J]
.华中学术,2021(1):169-174.
10
李一松.
试论“来+VP”结构中的虚词“来”和动词性成分[J]
.汉字文化,2024(6):4-6.
1
施其生.
汕头方言的人称代词[J]
.方言,1993(3):185-190.
被引量:14
2
施其生.
汕头方言的指示代词[J]
.方言,1995(3):201-207.
被引量:4
3
施其生.
论汕头方言中的“重叠”[J]
.语言研究,1997(1):73-86.
被引量:35
4
施其生.
汕头方言表示“在”的介词[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6):102-107.
被引量:11
5
林春雨.
汕头话的常见语气词[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61-64.
被引量:3
6
《方言》一九九一年总目录[J]
.方言,1991(4):320-322.
7
施其生.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J]
.语文研究,1996(3):43-47.
被引量:11
8
陈文羿.
浅谈汕头话“死亡”类詈语[J]
.青年文学家,2010,0(17):175-176.
9
马重奇.
19世纪80年代四部传教士汕头方言著作音系比较[J]
.古汉语研究,2014(4):10-22.
被引量:4
10
施其生.
一项窥探调值混同过程的调查[J]
.语言研究,1989(2):40-42.
被引量:4
语言研究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