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定性研究方法评介
被引量: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定义英文中“qualitativeresearch”在中国大陆被译为“定性研究”,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被译为“质的研究”。如果望文生义的话,此类研究似乎是对社会现象“性”“质”的研究,而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方法“定量研究”
作者
陈向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2-68,共7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关键词
定性研究方法
研究者
定量研究
实证主义
社会现象
解释主义
批评理论
互动关系
研究结果
参与型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25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84
同被引文献
625
1
李俏.
中国式养老与代际项目的视域融合——基于百度和谷歌搜索的社会学考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180-189.
被引量:13
2
王增文,张文雅.
养老还是养小: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失衡逻辑与治理路径[J]
.贵州社会科学,2024(3):59-67.
被引量:3
3
汪丁丁.
互补性、概念格、塔尔斯基不动点定理[J]
.经济研究,2001,36(11):84-93.
被引量:28
4
陈向明.
教师为什么要作"质的研究"[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2(2):42-43.
被引量:7
5
风笑天.
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0(1):1-11.
被引量:48
6
陈柳钦.
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述评[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4):15-19.
被引量:7
7
潘庆玉.
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整合[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7-10.
被引量:7
8
刘品新.
反侦查行为的类型初探(三)——隐蔽型反侦查行为与公开型反侦查行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3):72-74.
被引量:2
9
方瑛.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研究现状综述[J]
.财会通讯(下),2011(5):58-60.
被引量:5
10
王晴.
基于SSCI的2012年国外档案学研究特征分布与热点探析[J]
.档案与建设,2013(8):14-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8
1
梁莹.
浅谈质性研究方法[J]
.新闻传播,2020,0(2):17-18.
被引量:2
2
林川.
“缠足女性”调查研究对中国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启示——基于山东省沂源县缠足女性质性调查研究[J]
.社会工作,2010(18):50-53.
3
林捷.
试析定量评价方法的误区及对策[J]
.教育科学,1999(4):18-19.
被引量:1
4
陈丽萍.
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的分离与交错——浅析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之一域[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22(1):17-20.
被引量:2
5
孙凤华,沈慧娟.
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对应的三种范式的演进及异同比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67-70.
被引量:1
6
谢雁鸣,廖星.
定性研究现状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4):232-236.
被引量:12
7
黎青,吴燕.
心理学中质、量研究方法述评与展望[J]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2):60-62.
8
马元丽,费龙.
英国ICT试验床项目效果分析及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1):11-15.
被引量:2
9
张晓东.
反侦查研究现状考察[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21(2):72-78.
被引量:6
10
陈小萍.
质性研究在留守妇女研究中的应用[J]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4):28-30.
二级引证文献
384
1
梁莹.
浅谈质性研究方法[J]
.新闻传播,2020,0(2):17-18.
被引量:2
2
吴珈彤,陈智芸,迪丽胡玛尔·麦合木提,吴莹莹.
大众对内向者的刻板印象和内向者自身的元刻板印象的质性研究[J]
.心理月刊,2022(17):1-5.
3
王红霞.
法治实施反向评价初论[J]
.人大法律评论,2019(1):287-299.
被引量:4
4
李特.
浅析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
.汉字文化,2019,0(23):126-127.
被引量:1
5
魏宏聚,任玥姗.
教学行为有效性诊断维度——兼论弗兰德斯师生言语互动系统的局限性[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4):130-137.
被引量:5
6
孙芳,辛显文,魏娜.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的科学化进路——以“案例研究法”为例[J]
.北京教育(高教),2020(1):83-86.
7
陈磊,柳洁.
法治乡村建设绩效评价:动因、维度和路径[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4):187-193.
被引量:3
8
阳雨嫣.
价值创造背景下东阿阿胶战略转型分析[J]
.财讯,2019,0(3):140-140.
9
韩莹钰.
社会科学研究中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特征分析——以《自杀论》和《大工地》为例[J]
.广东经济,2017,0(7X):261-262.
10
张杨.
论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37-39.
被引量:29
1
成建兰.
浅析质的研究方法[J]
.科教导刊,2014(5):179-180.
2
陈俊树.
几种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较[J]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136-138.
3
盛群力.
从两种研究范式谈教育实验[J]
.教育研究,1995,16(9):52-55.
被引量:4
4
盛群力.
从两种研究范式谈教育实验[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1):8-12.
5
贾云鹏,范先佐.
教育经济学研究:回顾、反思及建议——文献分析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14,35(2):66-75.
被引量:15
6
陈向明.
教师为什么要作"质的研究"[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2(2):42-43.
被引量:7
7
郭红霞.
“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3(4):7-9.
8
郭红.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视点:质的教育研究方法[J]
.教学研究,2007,30(3):217-219.
被引量:2
9
余小刚.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认识[J]
.四川教育,2011(5):33-34.
被引量:1
10
闫素平.
切忌望文生义[J]
.晋东南师专学报,1998(2):72-73.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