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择校与教育机会均等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小学择校问题,是近几年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择校会不会危害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关键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作者
范先佐
机构地区
华中师大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1,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高质量教育
受教育机会
择校
不平等
教育经费
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条件下
重点中小学
教育公平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51
1
张黎娜.
试论就近入学与择校的可协调性[J]
.文教资料,2006(27):27-28.
被引量:6
2
祖印.
择校失控与教育公平[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22-25.
被引量:3
3
肖鸣政.
对“择校”问题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1996(3):58-58.
被引量:6
4
黄焱.
贵在“就近”难在“就近”———关于“就近入学”引发的思考[J]
.教育学术月刊,1996(6):47-49.
被引量:1
5
范先佐.
择校与免费教育[J]
.教育与经济,1996,12(4):23-25.
被引量:3
6
托尔斯顿.胡森,张人杰.
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上)[J]
.全球教育展望,1987,18(2):11-16.
被引量:18
7
张作岭.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8(1):93-97.
被引量:2
8
唐国锋.
就近入学 美好未来——与何梅商榷[J]
.基础教育参考,2004(8):36-36.
被引量:2
9
安延.
法国中小学就近入学制度不可轻言取消[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12):55-56.
被引量:3
10
汪丁丁.
产权博弈[J]
.经济研究,1996,31(10):70-80.
被引量:111
引证文献
11
1
卢洁莹.
哲学视野下“教育机会均等”内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385-388.
被引量:2
2
陈天红.
对“禁止择校”政策的现实性分析[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3):5-7.
被引量:7
3
虞满华,王志伟.
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城乡教育公平[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53-55.
被引量:3
4
王贤.
博弈论视角下城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实施的权利与义务关系[J]
.教育学术月刊,2009(4):57-60.
被引量:1
5
王贤,王琴.
城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实施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博弈论分析[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4):112-115.
被引量:2
6
苏娜,黄崴.
区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现状与改进——基于广州市的调研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2):5-11.
被引量:10
7
白冰玉.
浅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J]
.学理论,2013(14):72-73.
被引量:2
8
张淑锵,程宏宇.
就近入学与择校现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浅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23-26.
被引量:26
9
吕圣撒.
就近入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濮阳市油田六中为例[J]
.科教文汇,2015(12):103-104.
10
顾笑.
教育公平视角下“就近入学”与“择校”的政策辨析[J]
.西部学刊,2022(9):126-1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叶汝军,高树昱.
中外择校政策比较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2-12.
2
周驰.
公平视野下的“择校”问题探讨[J]
.文教资料,2008(4):80-81.
3
陈鸿,严燕飞.
试论择校与教育公平[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3(1):38-41.
被引量:10
4
张涛.
学校生源均衡缺失现象研究——叩问:治疗“择校”顽症背后的正义诉求[J]
.现代教育论丛,2007(10):41-44.
被引量:1
5
王美玲.
我国“择校”现象透视[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5):43-44.
被引量:1
6
李志华,王坤庆.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89-92.
被引量:8
7
孙海峰.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1(1):1-4.
被引量:19
8
陈天红.
对“禁止择校”政策的现实性分析[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3):5-7.
被引量:7
9
罗海燕.
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择校现象中探析教育公平[J]
.教育探索,2005(9):39-40.
被引量:16
10
向碧雄.
浅探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引导[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2B):103-103.
被引量:1
1
范先佐.
中小学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J]
.现代教育论丛,1997(2):33-35.
被引量:8
2
朱清时建议取消重点中小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4):3-3.
3
延边第一中学[J]
.新教育(吉林),2010(1).
4
吉林省延边第一中学简介[J]
.民族教育研究,2010,21(2).
5
杜秉庄,花锡芳.
材料议论文立意指导(三)[J]
.语文世界(上旬刊),1998(2):27-27.
6
本刊报道.
打造校园文体品牌 培养多元化人才[J]
.中国学校体育,2013,32(9):27-27.
7
王志迎,尚卫东.
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国防教育[J]
.华北民兵,2008(11):53-53.
8
美国中小学“择校生”比例不大[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9):6-6.
9
王栓柱.
另眼看基础教育名校[J]
.教育科学论坛,2015(6):17-18.
10
高纯安,龙立标.
试论中小学校园文化教材的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8(3):38-39.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