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语言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的哥白尼式革命———语言论转向———不仅影响当代哲学、语言学,而且也波及到当代文学。西方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小说劲吹,固然有其“文学枯竭”等自身因素之作用,然“语言论转向”亦有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的张狂、风格的模仿、叙述的反常中历历可见。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玩弄语言和叙述技巧实验的把戏,目的不在寻求新的表现源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作者
胡全生
出处
《外国语文》
1997年第2期29-34,共6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语言论转向
语言游戏
叙述
分类号
I045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0
1
刘农宏.
荒诞中的严肃——《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1-132.
被引量:2
2
唐纳德.巴塞尔姆,金学勤.
玻璃山[J]
.外国文学,2001(3):9-11.
被引量:17
3
师彦灵.
约瑟夫·海勒的后现代主义小说[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1):22-25.
被引量:5
4
胡全生.
读者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作用[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31-37.
被引量:7
5
胡全生.
情节之概念与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情节[J]
.外国语,1998,21(5):8-14.
被引量:7
6
李维屏.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概述[J]
.外国语,1998,21(1):59-66.
被引量:15
7
胡全生.
拼贴画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运用[J]
.外国文学评论,1998(4):122-129.
被引量:18
8
侯维瑞.
B.S.约翰逊与战后英国小说的极端创新[J]
.外国文学,1998(1):60-66.
被引量:2
9
张子清.
反映当代美国社会的一面哈哈镜——试评冯尼古特及其小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J]
.当代外国文学,1980,1(2):2-11.
被引量:4
10
赵淳.
哲学三题——析卡夫卡《变形记》[J]
.外国语文,1997,22(4):19-2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4
1
付丹.
巴塞尔姆《玻璃山》语言游戏解读[J]
.作家,2012(4):37-38.
2
冯亚琳.
语言危机与人的异化——评彼得·汉特克的小说《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J]
.当代外国文学,1999,20(3):166-171.
被引量:2
3
刘加媚.
巴塞尔姆小说的后现代特征[J]
.桂海论丛,2005,21(3):86-88.
被引量:2
4
朱九扬.
从语言游戏看《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语言特点[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0(2):101-103.
被引量:4
5
张明铭.
LCD Driver测试技术[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6,35(2):39-42.
6
蔡殿梅.
简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策略[J]
.理论界,2009(12):142-143.
7
刘云霞.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荒诞世界[J]
.现代交际,2012(6):74-76.
8
张和龙.
新时期30年对美国“后现代派”研究的考察与分析[J]
.外国文学,2013(1):108-117.
被引量:1
9
王祁,高志英.
透过“荒谬”看真实——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91-92.
10
周亚明.
论《城堡》意义的呈现方式[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4):39-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刘晓玲.
《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137-139.
2
李新博.
后现代主义小说中虚构与现实的关系[J]
.时代文学,2009(15):217-218.
3
刘晨华.
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构——解读巴塞尔姆后现代主义小说[J]
.译林,2008(3):187-189.
被引量:1
4
郑桂林.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游戏性探微[J]
.文学教育(中),2012(11).
5
张浩.
在黑色幽默的背后——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21):109-110.
被引量:1
6
陈榕.
威廉·吉布森:美国“赛博朋克小说”之父[J]
.科教文汇,2009(9):217-217.
被引量:1
7
张奇华.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构及表达技巧[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5):539-543.
被引量:3
8
陈冬秀.
虚无与徘徊——解读卡夫卡《城堡》[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2-44.
被引量:3
9
胡晓军.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命名修辞[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4):130-131.
10
薛东岩.
浅谈后现代主义文学[J]
.校园英语,2016,0(18):248-249.
1
卢亚男,洪叶.
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三次身份危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1):36-37.
2
题雅安地震[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3(5):52-52.
3
李晓梅.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郭沫若历史剧[J]
.戏剧文学,2014(12):134-137.
4
李萍.
诗国中的天使——试论李冶、薛涛及鱼玄机[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0-92.
5
陈社.
伟人之后[J]
.雨花,2007,0(10):102-102.
6
仪淑云.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J]
.魅力中国,2011(18):87-87.
7
张骏羽.
张戒论诗歌审美风格[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40-45.
被引量:1
8
王德兴,王登志.
弗罗斯特选择创作主题的自身因素[J]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1(4):32-33.
9
李晓梅.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郭沫若历史剧[J]
.戏剧文学,2013(11):99-102.
10
陈瑜.
当前文艺创作中历史观讨论之症结[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6):47-49.
被引量:2
外国语文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