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发法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被引量:12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AND THE CHINESE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1997年第1期26-34,共9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97
-
1王一川.作为问题的“艺术学中国学派”[J].艺术学研究,2019,0(2):9-13. 被引量:6
-
2王岳川.90年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语境[J].天津社会科学,1999(4):80-86. 被引量:13
-
3曹顺庆.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J].文艺研究,1999(4):33-35. 被引量:44
-
4毛宣国.宗白华的意境理论及启示[J].求索,1998(3):94-98. 被引量:17
-
5刘象愚.比较文学的危机和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1997(1):148-150. 被引量:13
-
6季羡林.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前言[J].国外文学,1986(3):8-10. 被引量:2
-
7贾植芳.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5):87-91. 被引量:2
-
8曹顺庆.跨文化: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潮[J].中国比较文学,1998(1):41-44. 被引量:2
-
9饶芃子.拓展中国与东南亚文学关系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1998(1):45-48. 被引量:2
-
10舒迅.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并积极开展活动[J].国外文学,1981(1):88-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2
-
1任鑫.从揭开东方主义的面纱到跨文明比较的建构[J].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19(1):177-185.
-
2王向远.“阐发研究”及“中国学派”:文字虚构与理论泡沫[J].中国比较文学,2002(1):33-42. 被引量:12
-
3杨红旗.意境论与文化化合——兼论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3-48.
-
4於鲸.文化转向:比较文学学科的危机或契机[J].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1):27-30.
-
5陈梅英.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3):94-99. 被引量:1
-
6李伟昉.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中国社会科学,2020(9):135-159. 被引量:19
-
7李伟昉.方法的焦虑:比较文学可比性及其方法论构建[J].中国比较文学,2021(3):27-36. 被引量:5
-
8李伟昉.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4):1-5.
-
9张振,鲁晓鹏.中国比较文学学派话语的产生和发展:几点思考与质疑[J].文艺理论研究,2024(6):20-28.
-
10高旭东,陈睿琦.中国学派的前世今生与曹顺庆先生的贡献[J].文艺争鸣,2025(2):146-150.
二级引证文献33
-
1李圣杰.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学:概念接受、学科定位及理论建构[J].社会科学家,2023(10):10-16. 被引量:4
-
2宋虎堂.走向一种诗学共同体——自然主义“世界性”的内涵、形态与流变[J].文艺评论,2022(1):27-39.
-
3张文彬.试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94-95.
-
4曹顺庆,王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J].外国文学研究,2009,31(1):125-134. 被引量:15
-
5宋德发,侯艺华.从湖湘走向世界——论胡良桂的比较文学研究[J].云梦学刊,2010,31(2):22-26.
-
6时光.扎根本土 会通中西——论曹顺庆的学术批评与理论建构[J].创作与评论,2016,0(16):13-20.
-
7曹顺庆.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1):4-20. 被引量:3
-
8张隽隽.“史料”作为方法与“中国”作为旨归——李道新教授的学术命题及其中国电影史研究[J].四川戏剧,2019(12):8-13. 被引量:3
-
9李伟昉.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中国社会科学,2020(9):135-159. 被引量:19
-
10王书明,王甘雨.海洋酸化的机理、影响及其治理对策--基于研究文献的解读[J].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21(1):167-177.
-
1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J].中国比较文学,1995(1):18-40. 被引量:89
-
2邓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我见[J].中国比较文学,1997(3):130-132. 被引量:3
-
3张文彬.试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94-95.
-
4刘庆玲.在阐释中发现——发展中的跨文化阐发研究[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4,0(4):58-60.
-
5黄幼岚.对曹禺和奥尼尔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述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1):31-34.
-
6“阐发研究”:王国维的贡献[J].文艺理论研究,2004(2):74-74.
-
7王向远.“阐发研究”及“中国学派”:文字虚构与理论泡沫[J].中国比较文学,2002(1):33-42. 被引量:12
-
8宋向红.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五四时期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11):72-76.
-
9刘介民.比较文学研究之方向和方法[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1):14-30. 被引量:3
-
10周文斑.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论略[J].琼州大学学报,2002,9(6):91-9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