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钱钟书识略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钱钟书识略孙郁1钱钟书是一个怪异的存在,直到现在,人们对他仍有种神秘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来自于他作品的本身,更主要的,大概还是他那种足不出户,与世人寡处的态度。除了杨绛那点有限的关于钱钟书的介绍文字,以及他的老友零星的回忆外,世人对他的了解十分有限。...
作者
孙郁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0,共7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关键词
钱钟书
《管锥编》
陈寅恪
《围城》
王国维
鲁迅
《谈艺录》
知识分子
周作人
章太炎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1
康正果.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述评[J]
.文学评论,1988(1):152-158.
被引量:40
2
王海波.
论老舍的幽默艺术[J]
.学术月刊,1995,27(11):84-88.
被引量:1
3
王晓华.
钱钟书与中国学人的欠缺[J]
.探索与争鸣,1997(1):17-18.
被引量:6
4
李宏岩.智者的心路历程--钱钟书的生平与学术[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98.
5
[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6
[1][法]让·杜歇.第一性[M].周征凌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
7
[2][美]冈恩,等著.钱钟书和他的围城--美国学者评钱钟书[M].张泉编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杜,1991.
8
[4]柯灵.钱钟书的风格与魅力[M]//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9
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偶像的黄昏--关于世纪末人文神话'钱钟书热'的对话[J].中国青年研究,1997,(2).
10
[13]蔚天骄.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
3
1
刘秀丽.
钱钟书《围城》中作者女性偏见原因探析[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6):19-23.
被引量:8
2
杨利.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恋爱模式[J]
.科教文汇,2009(31):249-250.
3
莫丽君.
老舍、钱钟书幽默讽刺艺术及成因剖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634-6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秦瑶.
钱钟书与王小波幽默艺术比较分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38-41.
2
何炯.
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以钱钟书小说女性形象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8):169-172.
3
李小芳.
钱钟书《围城》中女性偏见意识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2):92-93.
被引量:1
4
梁梦荻.
21世纪以来《围城》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述评[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6):40-44.
被引量:4
5
李昊.
论《围城》中唐晓芙形象的文学意义[J]
.长江丛刊,2017,0(17):1-1.
6
刘秀丽.
学院知识分子的精神荒芜与道德坚守——从《围城》到《应物兄》[J]
.当代文坛,2019(4):90-95.
被引量:1
7
张钰婧.
钱锺书女性观的多面透视[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3):73-78.
被引量:1
8
李及婷.
浅析《围城》中典型女性形象[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11):117-119.
9
代洁玲.
《围城》中的知识女性[J]
.青年文学家,2009,0(8X):1-1.
1
陈迪中.
钱钟书先生中西比较摭例[J]
.读写月报(高中版),2013(4):44-46.
2
周振甫说钱锺书《谈艺录》之鉴赏论[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0(4):1-1.
3
吴安宁.
民国时期国学大师们如何挣钱[J]
.意林文汇,2016,0(2):40-45.
4
田之章.
文章的累叠之妙[J]
.军事记者,2007(2):61-61.
5
史飞翔.
章太炎逸事[J]
.老年世界,2012(23):7-7.
6
王人恩.
钱锺书《管锥编》“序文”笺释[J]
.学术交流,2016(5):189-194.
7
王元化.
鲁迅与太炎[J]
.财经,2004,0(18):138-138.
8
王云路.
读《管锥编》、《宋诗选注》献疑[J]
.文学遗产,2003(2):122-125.
被引量:1
9
佚名.
我的人生无六过[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5,0(20):77-77.
10
张炼强.
不类为类,更见妍妙——读诗修辞札记[J]
.当代修辞学,1993(2):25-26.
当代作家评论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