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摩罗汪曾祺是“文化大革命”后文学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家之一。虽然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完全没有分歧,但对他的美学气质的概括、对他的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肯定、对他的文学影响和文学史意义的重视,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在这些意义上,汪曾祺成了文学...
作者
摩罗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3,共11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悲剧意识
小说人物
乌托邦
批评模式
文学创作
鲁迅
《受戒》
悲剧精神
《岁寒三友》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4
1
季红真.
初识汪先生[J]
.新文学史料,2020,0(1):20-23.
被引量:2
2
郜元宝.
鲁迅小说中“我”的两种隐身术[J]
.上海鲁迅研究,2021(2):49-57.
被引量:2
3
王尧.
在潮流之中与潮流之外——以八十年代初期的汪曾祺为中心[J]
.当代作家评论,2004(4):114-120.
被引量:16
4
席建彬.
回归与拯救——论汪曾祺小说的童年视角[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2):98-99.
被引量:6
5
吕汉东.
异中有同的两种中国味:观照赵树理和汪曾祺[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4):121-125.
被引量:2
6
杜悦.
富于独特美感的语音形象——汪曾祺小说探微[J]
.浙江学刊,1999(4):109-112.
被引量:1
7
摩罗,杨帆.
论汪曾祺九十年代的美学发展及其意义[J]
.文艺理论研究,1999(1):60-65.
被引量:10
8
陆成.
“时态”与叙事──汪曾祺《异秉》的两个不同文本[J]
.文艺理论研究,1999(1):66-72.
被引量:6
9
庞守英.
汪曾祺与笔记小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64-69.
被引量:4
10
李陀.
意象的激流[J]
.文艺研究,1986(3):52-5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1
1
李莉.
刘震云小说的叙事特征[J]
.科教文汇,2008(33):240-240.
被引量:1
2
曹静.
汪曾祺小说中的“文革”记忆[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1):135-136.
3
刘珊珊.
羊与狼的荒谬性追逐——评析《我叫刘跃进》[J]
.考试周刊,2008,0(17):63-64.
4
黄颂华.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蕴[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S1):110-113.
5
葛宏远.
新时期以来汪曾祺小说研究综述(1980-2018)[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4):96-101.
6
彭雅兰.
汪曾祺后期作品风格及其成因[J]
.今古文创,2022(5):31-33.
7
聂于超.
直面现实的人性与人生:汪曾祺晚期小说思想片论[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11):120-122.
8
刘世浩.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性描写及其审美价值表达[J]
.写作,2022,42(6):63-71.
9
吴天舟.
不止人间送小温——《受戒》与汪曾祺的1980年代[J]
.小说评论,2023(5):95-110.
被引量:1
10
刘振.
情感的波动和历史叙事的转向——论汪曾祺小说中的乡土怀旧[J]
.艺术评鉴,2025(2):63-6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毛静.
从《受戒》看汪曾祺小说的民俗美和诗化美[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2):59-61.
被引量:4
2
张景一.
对日语中自他动词的文化考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2):107-109.
被引量:1
3
娄博.
传统与现代的遇合——论汪曾祺的小说创作[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8):89-90.
4
张文香.
主流之外的幸与不幸——汪曾祺小说创作晚翠现象的原因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83-86.
被引量:1
5
刘霞云.
无意识的男权书写与有意识的女性观照——论刘震云写作中的男权意识及新作《我不是潘金莲》的女性悖论[J]
.临沂大学学报,2013,35(1):95-99.
被引量:5
6
杨雷.
从心理角度窥视汪曾祺小说的情感冰山[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9):45-46.
7
邵平宇.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异邦新声”:企鹅《中国短篇小说集》与汉学家陶忘机的编译观念[J]
.华文文学,2025(4):39-47.
1
石杰.
汪曾祺小说中的儒道佛(上)[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0(1):42-46.
2
杨学民.
汪曾祺小说的理论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9(3):71-74.
3
葛红兵.
汪曾祺的四绝[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1(2):54-54.
4
姜琴,蒋礼.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议《岁寒三友》中的人性美[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8):92-93.
5
汪时进.
汪曾祺论[J]
.中州学刊,1995(1):78-81.
被引量:1
6
石杰.
和谐: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生命[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1):99-104.
被引量:18
7
陈文忠,丁胜如.
人像展览:短篇小说的第三种结构[J]
.文艺研究,1990(6):56-62.
被引量:6
8
张守仁.
汪曾祺的日常生活[J]
.星火,2016,0(4):121-123.
9
张学军.
新时期散文化小说论[J]
.当代文坛,1992(2):29-33.
被引量:1
10
张晓晖.
试论物哀与《雪国》的美学气质[J]
.作家,2012(4):85-86.
当代作家评论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