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前资本主义生产形态(续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所以,財產原始的意義(財產在其亞細亞的、斯拉夫的、古典的、日耳曼的形態中就是這樣的》便是勞動的(生產的)主觀(或再生產自己的主觀》對待他的生產或再生產條件的關係,如同對待自己的條件的關係。因此,財產照着這種生產的條件,將具有種種不同的形態。在這些生產者生存的客觀條件中,並藉助於客觀條件,生產是追隨生產者之再生產的目標的@種個人對待勞動條件如同對待自己財產的關係(不是因爲勞動條件是勞動的結果,而是因爲勞動條件是勞動的前提,即生產的前提),係以作爲某一部落組織或集團之成員(成員本身在某種程度上是集團的財產)的個人生活之一定的存在爲前提。在奴隸制之下,在農奴制等等之下。
作者 馬克思 日知
出处 《文史哲》 1953年第3期39-47,共9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