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度出生在一个道地的世代以儒学相承的家庭里。他的六世祖王玄則,便是以儒术进身,以“究道德,考經籍”聞名的。王玄則仕刘宋王朝,当时江左都称他为“王先生”,以表示对他的尊敬。从王玄則以下直到王度的父亲王隆,都是兢兢业业以儒学为事,而且各有著述。其中有进而仕的,也有退而講学的。这种家学的承繼与发揚,傳到王度的弟弟王通,可說已达到了頂峰。如所周知,王通是隋末有名的号称为“王孔子”的鴻儒。自从四代祖王虬因为北事魏朝而迁家到河汾之間以后,一直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了。王通孜孜兀兀地“續詩書,正礼乐,修‘元經’(春秋),贊‘易’道”。九年之間,六經大就。于是講学河汾,自許为七世相承的儒家;弟子們自远而来的也不下千余人;其中如:杜淹、李靖、簣威、薛收、房玄龄、魏征。
                
                
    
    
    
    
    
                出处
                
                    《学术月刊》
                        
                        
                    
                        1957年第4期57-63,共7页
                    
                
                    Academic 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