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
被引量:
4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 1976年11月至1977年4月,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单位在武安磁山进行发掘,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977年4月,河南省开封地区文管会等单位在新郑裴李岗进行发掘,又发现了与磁山相似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两处遗存的年代都经过碳-14方法的测定,按半衰期5730±40年计算。
作者
严文明
出处
《考古》
1979年第1期45-50,共6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黄河流域
文化发展
仰韶文化
早期文化
文化遗存
青莲岗文化
红山文化
后岗
半坡类型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1
引证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217
同被引文献
841
1
王丹.
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源流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32-36.
被引量:1
2
刘国祥.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S1):63-77.
被引量:6
3
孙广清.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
.中原文物,2000(2):22-28.
被引量:30
4
索秀芬,李少兵.
西梁文化初论[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37-42.
被引量:9
5
刘治云,祁金刚,江卫华.
武汉江夏二妃山明景陵王朱孟炤夫妻墓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2010(2):46-56.
被引量:8
6
孙秀丽.
考古的“黄埔四期”——记195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J]
.中国文化遗产,2005(3):74-84.
被引量:6
7
孔令平.
西亚农耕的起源问题[J]
.历史研究,1979(6):88-96.
被引量:6
8
钱能欣.
波兰史学研究近况[J]
.历史研究,1961(3):126-127.
被引量:1
9
祖熙.
波兰的史学研究机关[J]
.历史研究,1960(1):150-154.
被引量:2
10
王思治,林敦奎,贾岩.
评“中国历史概要”[J]
.历史研究,1956(8):83-9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7
1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2
安志敏.
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J]
.考古,1979(4):335-346.
被引量:42
3
林杉.
原始社会道路发展史的初步探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7(2):179-181.
被引量:1
4
段宏振.
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认识[J]
.文物春秋,1992(3):1-9.
被引量:22
5
周春茂.
关于零口村文化的年代问题[J]
.考古与文物,2002(1):51-55.
被引量:2
6
曹艳宏,周伟.
仰韶文化后岗类型与大司空村类型略论[J]
.中原文物,2001(5):53-58.
被引量:3
7
乔登云.
豫北冀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与展望[J]
.文物春秋,2001(5):7-17.
被引量:4
8
韩嘉谷.
河北平原两侧新石器文化关系变化和传说中的洪水[J]
.考古,2000(5):57-67.
被引量:23
9
张天恩.
试论关桃园前仰韶时期文化遗存的相关问题[J]
.考古与文物,2006(3):29-35.
被引量:4
10
段宏振,张渭莲.
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格局[J]
.文物,2006(9):52-61.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17
1
魏唯一.
陕西神木高家堡镇[J]
.文物,2021(2):85-96.
2
秦存誉.
秦王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洛阳考古,2021(3):41-49.
被引量:1
3
赵鉴鸿.
近十年来“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综述(2011—2020)[J]
.理论与史学,2020(1):237-248.
4
吴卫红,辛宇.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一)[J]
.南方文物,2023(1):28-41.
5
钱耀鹏,穆琼洁.
中原地区史前陶窑发展演变研究[J]
.考古学报,2021(1):1-24.
被引量:6
6
王清刚.
太行与泰沂之间古黄河下游平原史前文化交流刍论[J]
.东方考古,2023(1):69-79.
7
陶治强.
裴李岗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发展简论[J]
.宝鸡社会科学,2020(3):52-57.
8
卢瑞宇.
下潘汪文化研究——兼论镇江营文化系[J]
.边疆考古研究,2019,0(1):181-206.
9
闻小宁.
原始家具略述[J]
.南方文物,2000(3):90-94.
10
索秀芬,李少兵.
赵宝沟文化与周围考古学文化的关系[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2):24-29.
被引量:1
1
吴耀利.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陶三足器初论[J]
.考古,1997(3):58-67.
被引量:2
2
吴山菁.
江苏省文化大革命中发现的重要文物[J]
.文物,1973(4):2-4.
被引量:2
3
韩建业.
龙邱庄文化的北上与大汶口文化的形成[J]
.江汉考古,2011(1):59-64.
被引量:5
4
邹厚本,谷建祥.
青莲岗文化再研究[J]
.东南文化,1992(1):58-71.
被引量:12
5
吴山菁.
略论青莲岗文化[J]
.文物,1973(6):45-61.
被引量:19
6
冀和.
试论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J]
.中原文物,1997(2):19-23.
被引量:5
7
朱江.
关于“青莲岗遗址”和“青莲岗文化”问题[J]
.考古,1977(3):189-192.
被引量:5
8
彭适凡.
试论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兼论有关的几个问题[J]
.文物,1976(12):15-22.
被引量:8
9
肖燕.
苏北淮海地区青莲岗文化新论[J]
.华夏考古,1998(2):55-64.
10
张敏.
从青莲岗文化的命名谈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原始文化的相互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12-14.
被引量:5
考古
197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