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1978年第0期48-57,共10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9
-
1叶凤刚.论晚清雇佣军的历史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5,27(6):68-70. 被引量:2
-
2李兆忠.晚清文学中的“假洋鬼子”[J].博览群书,2007(8):76-81. 被引量:4
-
3于醒民.早期华尔洋枪队若干史实[J].史学月刊,1984(4):57-62. 被引量:3
-
4周凡英.论《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形象[J].江汉论坛,1963(3):37-41. 被引量:2
-
5罗尔纲.常胜军考略[J].近代史研究,1990(4):29-34. 被引量:5
-
6苏贻鸣.洋枪队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2(2):96-101. 被引量:2
-
7屈新如,陈选康.“常胜军”对近代中国军事的影响[J].军事历史,1998(4):20-21. 被引量:2
-
8陈霞,赵国安.论时代变革中的“假洋鬼子”形象——以《文明小史》为例[J].学术评论,2017(2):113-118. 被引量:2
-
9罗杰.民族自觉的文学塑形与异化镜像——论竹枝词中的“假洋鬼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1):76-86. 被引量:2
-
1孔繁浩.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0(3):35-38. 被引量:1
-
2周凡英.论《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形象[J].江汉论坛,1963(3):37-41. 被引量:2
-
3楚任.试论辛亥革命时期的黎元洪[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3):20-25. 被引量:1
-
4程为坤.民初“剪辫热”述论[J].社会科学研究,1987(3):73-79. 被引量:4
-
5杨奕青,王本伟.毛主席在辛亥革命中[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1):1-5.
-
6林荃.蔡锷是改良派、立宪党人吗?[J].云南社会科学,1984(1):79-85.
-
7周振甫.论谈《自题小像》的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78(1):327-331.
-
8杨思慎.如何认识孙中山“让位”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1981(1):32-38. 被引量:1
-
9卫华.也谈《自题小像》的作年问题——与常明同志商榷[J].齐鲁学刊,1977(4):79-80.
-
10廖子东.试论鲁迅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6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