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满城汉墓漆盘铭文及其他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物》1973年2期发表《出土文物丛考(续一)》(下简称《丛考》)一文,该文对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两座墓出土的几种文物进行考证,阅读之后,有所启发。但文中所引资料,有讹误之处;有些考释,也值得商榷。现就管见所及,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以就正于原文作者并读者同志。
作者
卢兆荫
出处
《考古》
1974年第1期67-68,共2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满城汉墓
铜镜铭文
出土文物
漆器
西汉后期
商榷
考释
考证
阅读
河北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59
1
王培新.
乐浪遗迹的考古发掘与研究[J]
.北方文物,2001(1):14-22.
被引量:6
2
张飞龙.
中国漆文化起源问题研究[J]
.中国生漆,2005,24(1):1-6.
被引量:20
3
张飞龙.
中国漆文化的外传和影响[J]
.中国生漆,2005,24(2):1-8.
被引量:4
4
陈春生.
西汉漆奁概述[J]
.南方文物,2001(1):94-101.
被引量:6
5
印志华.
江苏邗江县姚庄102号汉墓[J]
.考古,2000(4):50-65.
被引量:59
6
丁邦钧.
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6(3):1-15.
被引量:153
7
王世襄.
对犀皮漆器的再认识[J]
.文物,1986(3):25-27.
被引量:9
8
高桂云.
元代“内府官物”漆盘[J]
.文物,1985(4):96-96.
被引量:3
9
王琥.
中国传统漆器的“经典之作”[J]
.东南文化,1999(4):126-128.
被引量:8
10
吴苏.
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78(4):223-240.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7
1
张飞龙.
中国古代漆器款识研究[J]
.中国生漆,2007,26(1):45-53.
被引量:11
2
张飞龙.
中国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中国生漆,2007,26(2):10-31.
被引量:38
3
郑鑫.
闽漆考[J]
.艺术探索,2010,24(1):90-92.
被引量:5
4
范常喜.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书“丹臾”“醜布”考[J]
.语言科学,2020,19(3):296-304.
被引量:1
5
倪钰,陈秋荣.
从乐浪墓葬出土汉代有铭漆器谈“纻胎”与“夹纻”[J]
.文物天地,2021(8):48-51.
被引量:3
6
洪石.
中国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学研究述评[J]
.南方文物,2021(4):48-54.
被引量:3
7
聂菲.
先秦、两汉夹纻胎漆器称谓及相关问题研究[J]
.文博学刊,2023(1):79-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何秋菊.
漆器文物修复用生漆胶粘剂的性能研究[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2(1):203-210.
2
劉建民,張學城.
試釋"筆室"——據西漢簡牘補充《漢語大字典》字形一例[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1):334-340.
3
张飞龙.
中国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中国生漆,2007,26(2):10-31.
被引量:38
4
王海燕.
中国古代漆器研究述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5):71-75.
被引量:7
5
李玉娟,于伸.
现代漆艺家具的发展与展望[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16(10):64-65.
被引量:15
6
任晓东,赵敏婷.
中国传统漆艺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参照效应[J]
.中国生漆,2009,28(2):34-37.
被引量:4
7
胡晓婷.
浅谈传统漆工艺在旅游工艺品中的开发[J]
.艺术教育,2010(6):143-143.
8
张飞龙.
中国生漆文明的起源[J]
.中国生漆,2010,29(2):16-26.
被引量:13
9
马金玲,邱陶.
陕西生漆文化源流[J]
.中国生漆,2011,30(1):13-18.
被引量:2
10
江杉.
“体验经济”语境下的漆艺[J]
.美术大观,2011(10):66-66.
1
吴俊.
广西出土汉代铜镜铭文的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8(1):124-125.
被引量:2
2
樋口隆康,张静.
出土中国文物的西域遗迹[J]
.考古,1992(12):1134-1138.
被引量:13
3
蔡运章.
洛阳发现战国时期有铭铜镜略论[J]
.文物,1997(9):66-69.
被引量:5
4
张连峰,阎景全.
对金代双鲤铜镜铭文的一点补充[J]
.文物,1980(7):49-49.
被引量:2
5
王仲殊.
吴县、山阴和武昌——从铭文看三国时代吴的铜镜产地[J]
.考古,1985(11):1025-1031.
被引量:26
6
田芝梅.
徐州汉代铜镜铭文所折射的社会风貌[J]
.淮海论坛,2009(4):44-46.
7
游唤民.
论洋务运动的爱国性质[J]
.甘肃社会科学,1997(4):70-72.
8
裴文中.
关于使用‘史前’这一名词的个人意见[J]
.文物,1953(7):128-130.
被引量:1
9
陈直.
出土文物丛考(续一)[J]
.文物,1973(2):36-37.
被引量:3
10
施用和,陈竞强.
古墓里的多彩文明[J]
.神州民俗,2016(21):71-75.
考古
197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