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古代哀悼诗文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古代哀悼死者的题材,曾经吸引过当时有成就的作家。而在文学创作繁荣的时期,总出现不少写这类题材的优秀作品,它们散见于诗经、楚辞、汉赋,直到唐诗、宋词和明清散文。伤悼死者的作品有的见于传状和碑诔。这类作品除了象明代的《五人墓碑志》之类的真实反映现实而极少的好文章之外,多是“称美不称恶,以尽其孝子慈孙之心”,有的甚至流于庸俗的歌功颂德,陷于无聊的阿谀奉承。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作品的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还有一种“哀祭”的文体,包括哀辞和祭文。哀祭诗文多出自死者亲友的笔下,除了象楚辞的《国殇》和《红楼梦》所虚构的《芙蓉诔》之外,多是写骨肉之亲,抒手足之情。
作者 蔡川右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50-53,共4页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