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区别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契丹人乘唐末之乱建立契丹王朝之后,出于民族感情和为了适应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曾先后创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这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自行创制文字的先声,对于后来西夏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和满洲文字的产生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作者
刘凤翥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5期105-112,共8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契丹文字
契丹语
哀册
契丹小字
孤山
女真文字
太祖
契丹字
太师
孝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40
1
杜艳楠.
浅谈鸡冠壶的器形变化试论辽代民族文化交流 以朝阳博物馆馆藏鸡冠壶为例[J]
.收藏,2024(2):20-22.
被引量:1
2
刘浦江.
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综录[J]
.文献,2003(3):231-244.
被引量:4
3
徐规.
宋太祖誓约辨析[J]
.历史研究,1986(4):190-192.
被引量:20
4
王未想.
契丹小字《泽州刺史墓志》残石考释[J]
.民族语文,1999(2):78-79.
被引量:4
5
靳翠萍.
唐与吐谷浑和亲关系始末考[J]
.敦煌学辑刊,1998(1):130-137.
被引量:13
6
阎万章.
渤海“贞惠公主墓碑”的研究[J]
.考古学报,1956(2):69-73.
被引量:15
7
刘最长,朱捷元.
西安碑林发现女真文书、南宋拓全幅集王《圣教序》及版画[J]
.文物,1979(5):1-6.
被引量:11
8
西田龙雄.
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中的基本性问题[J]
.民族语文,1992(2):10-13.
被引量:2
9
刘凤翥.
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的解读[J]
.民族研究,1984(5):76-81.
被引量:8
10
邹宝库.
辽阳市发现金代《通慧圆明大师塔铭》[J]
.考古,1984(2):175-17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刘兵兵,陈国科,沙琛乔.
唐《慕容智墓志》考释[J]
.考古与文物,2021(2):87-93.
被引量:27
2
薛瑞兆.
论女真字文化的兴衰[J]
.民族文学研究,2011,29(6):5-15.
3
薛瑞兆.
金代文化的渊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1-20.
被引量:5
4
赵明.
印记之造:契丹文碑刻篆书及其入印研究[J]
.西泠艺丛,2024(9):50-56.
5
徐志远.
从巴林右旗博物馆馆藏文物看辽代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6(5):38-40.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苗亚婻.
唐慕容智墓出土大象纹荒帷考论[J]
.形象史学,2022(4):112-122.
被引量:2
2
景娅娅,李明珂,马宇,郭海娇,顾文婷,蔡苗苗,陈彦榕.
甘肃武威慕容智墓出土彩绘骑马俑地保护修复[J]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3(3):89-99.
3
陈国科,刘兵兵(文/摄),赵亚君(图/摄),王晨达,沙琛乔,张伟,王山,无.
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21(2):15-38.
被引量:41
4
王耘.
从辽宋金时期的清明节俗看文化传统的变迁[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232-235.
5
邱景亮,王骞.
中西传统自然观及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比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50-52.
被引量:5
6
张静.
金诗在元代的留存与传播考述[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24-134.
被引量:2
7
高松.
金代宗室对中原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J]
.决策与信息,2016(17):223-223.
被引量:1
8
李宗俊.
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志及相关问题[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5(4):90-101.
被引量:9
9
杨瑾.
甘肃武威慕容智墓披袍俑的多元文化渊源探析[J]
.中原文物,2022(4):56-66.
被引量:6
10
崔明德,杨亚蓉.
和亲公主后代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5(6):50-67.
1
沈汇.
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解读——兼论达斡尔族的族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4):51-58.
被引量:6
2
胡振华.
关于释读契丹小字的几点意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5(3):57-59.
被引量:1
3
黄振华.
契丹文“山”、“山”考——契丹文字构造规律新探[J]
.社会科学战线,1981(2):326-333.
被引量:3
4
陈述.
契丹文字的历史概况[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5(3):46-56.
被引量:2
5
刘凤翥.
王静如先生对契丹文字研究的学术贡献[J]
.民族研究,1991(6):61-65.
6
刘凤翥.
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的解读[J]
.民族研究,1984(5):76-81.
被引量:8
7
即实.
契丹宇源一斑[J]
.社会科学辑刊,1981(3):108-111.
被引量:1
8
即实.
(冖乂)不等于■及——与刘凤翥同志商榷[J]
.民族研究,1986(1):23-29.
被引量:2
9
刘凤翥.
建国三十年来我国契丹文字的出土和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2(1):127-130.
10
厉鼎煃.
試用古回鹘文比較研究契丹文学(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3(2):174-177.
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