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87-90,共4页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同被引文献48
-
1陈辉宗.五四前后陈独秀的宗教观述评[J].东南学术,1999(2):48-52. 被引量:7
-
2刘诚.大革命后期党的路线的两次转变[J].中共党史研究,1997(2):25-31. 被引量:1
-
3张洪波.陈独秀对儒、佛、道思想的评析[J].中国哲学史,1998(4):101-106. 被引量:1
-
4宛小平.略论陈独秀早期民主思想的局限性[J].安徽史学,1997(4):70-72. 被引量:2
-
5刘长林.试论陈独秀评判孔子之道的历史作用──兼与林毓生“陈独秀全盘反孔说”商榷[J].孔子研究,1995(2):103-110. 被引量:3
-
6段治文,钟学敏.略论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形成的原因[J].江西社会科学,1992,12(5):83-86. 被引量:1
-
7高力克.启蒙主义的超越——五四后期陈独秀文化观的流变[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2(1):7-12. 被引量:2
-
8陈辛儿.超越个人主义——五四时期陈独秀伦理观演变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1991(6):60-63. 被引量:3
-
9徐光寿,陈家骥.“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梁漱溟[J].安徽史学,1994(4):60-64. 被引量:2
-
10苏长聚.谈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兼与罗玉明、杨明楚、邓野同志商榷[J].安徽史学,1993(1):50-53. 被引量:1
-
1庞卓恒.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续)[J].历史教学(下半月),1998(4):22-26.
-
2史飞翔.马寅初的执拗[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4,0(8):22-22.
-
3袁晞.中国人口问题的源流 读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J].博览群书,2002(6):72-73.
-
4杜伟.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认知[J].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9):25-29.
-
5刘兵.“抗日战争与中国人口问题”学术论坛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00(2):249-253. 被引量:3
-
6李传玺.胡适严谨一例[J].老年健康,2004(12):47-47.
-
7言午,孔祥辉.谯周:三国时期蜀汉史家[J].晚霞,2017,0(9):8-12.
-
8汤兆云.马寅初与《光明日报》的一场论战[J].世纪,2003,0(3):4-7. 被引量:1
-
9张云樵.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状况及其后果[J].史学集刊,1986(1):48-54. 被引量:1
-
10汪涌豪.我们该如何阐释历史[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9(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