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歌剧《屈原》──致李晋玮的一封信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有关领导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歌剧《屈原》于今年7月上旬在北京由总政歌剧团成功地搬上舞台,受到了音乐界及广大观众的好评,作曲家的遗愿终于得以实现。近日,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经李晋玮的同意,将施光南关于《屈原》和李晋玮的通信交给《人民音乐》编辑部。现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作者
施光南
出处
《人民音乐》
1998年第8期7-8,共2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屈原》
《伤逝》
西洋歌剧
咏叹调
歌剧团
中国歌剧
《九歌》
谈歌
群众合唱
宣叙调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0
1
居其宏.
大师威尔第与中国歌剧——纪念威尔第逝世100周年[J]
.人民音乐(评论),2001(5):45-48.
被引量:18
2
居其宏.
歌剧情结:从《伤逝》到《屈原》——简评施光南的歌剧创作[J]
.人民音乐,1999(4):15-17.
被引量:28
3
孙允文.
歌剧《屈原》启示录[J]
.人民音乐,1999(4):22-24.
被引量:5
4
王次炤.
施光南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3):24-25.
被引量:14
5
苏夏.
施光南和他的音乐[J]
.音乐研究,1991(4):11-22.
被引量:21
6
汪毓和.
抒发出千千万万人民心声的音乐──从几首抒情歌曲和歌剧《伤逝》谈对施光南艺术风格的浅见[J]
.人民音乐,1994(9):2-6.
被引量:23
7
靳学东.
英才去 德艺存──“施光南研讨会”综述[J]
.人民音乐,1994(9):9-11.
被引量:5
8
韩建邠,张前.
把心中的激情化作音乐——记施光南同志关于音乐创作的一次谈话[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10(2):24-26.
被引量:4
9
梁茂春.
你的歌将永在人们的心上奔流——悼念杰出的作曲家施光南[J]
.人民音乐,1990(4):4-7.
被引量:5
10
施光南.
抒情歌曲创作要走自己的路[J]
.人民音乐,1980(3):3-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2
1
卢博希.
二重唱《离别之歌》在音乐会中的舞台表演[J]
.黄河之声,2012(3):105-106.
2
熊芬芬.
浅谈施光南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塑造[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5).
被引量:2
3
徐磊.
歌剧《伤逝》的抒情性特征分析[J]
.黄河之声,2010,0(4):114-115.
被引量:3
4
徐磊.
细腻温婉 荡气回肠——歌剧《屈原》的抒情性特征窥探[J]
.电影评介,2010(8):95-96.
被引量:1
5
陈媛媛.
试从歌剧《伤逝》看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趋势[J]
.北方音乐,2011,31(8):122-123.
被引量:3
6
周丽宁.
戏剧的音乐性与音乐的戏剧性——以我国歌剧创作机制与歌剧《西施》的创作为例[J]
.音乐创作,2012(4):124-126.
7
姜万通.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分形结构”分析──为纪念施光南逝世10周年而作[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18(3):14-18.
被引量:11
8
刘俊.
如何更好地演绎施光南的声乐作品[J]
.大舞台,2014(10):147-148.
9
秦海群.
浅析歌剧《屈原》选段:《夜空中银河低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71-73.
10
管萧.
作曲家施光南与歌剧《屈原》[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0(5):228-22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苏冉.
论鲁迅《伤逝》的改编[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1):70-77.
2
石芳.
融“母语”音韵 尽善美之乐——记作曲家姜万通[J]
.岭南音乐,2023(4):13-17.
3
徐恩煊.
浅谈施光南创作歌曲的特点[J]
.通俗歌曲,2012(10):40-42.
被引量:1
4
邹珺,唐贤瑛,徐燕琴.
分形音乐的特征与生成[J]
.黄河之声,2010(7):24-25.
被引量:2
5
张英华.
“分形”在曲式中的表现[J]
.歌海,2008(6):33-33.
6
吴海清.
浅谈施光南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1):20-21.
被引量:4
7
杨静.
分形理论及其特征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的解读——以歌曲《踏雪寻梅》旋律分析为例[J]
.音乐创作,2012(11):119-121.
8
齐菲.
论施光南的歌剧创作[J]
.黄河之声,2012(14):70-73.
被引量:2
9
刘俊.
如何更好地演绎施光南的声乐作品[J]
.大舞台,2014(10):147-148.
10
秦海群.
浅析歌剧《屈原》选段:《夜空中银河低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71-73.
1
靳学东.
英才去 德艺存──“施光南研讨会”综述[J]
.人民音乐,1994(9):9-11.
被引量:5
2
徐林正.
施光南,你听到了吗?[J]
.今日浙江,1998,0(14):38-39.
3
秦川.
“疾风知劲草 岁寒见后凋”──周恩来与郭沫若的友谊[J]
.郭沫若学刊,1998(1):1-6.
被引量:1
4
张平.
生生不息的大西北情韵──记歌剧作曲家张玉龙[J]
.中国戏剧,2001,0(2):47-48.
5
王寿林.
时代号角凛凛 抗战傲骨铮铮[J]
.郭沫若学刊,1995(4):76-81.
被引量:1
6
杨彬彬.
帕瓦罗蒂[J]
.财经,2007,0(19):158-158.
7
沈淑华.
“绝品”谈歌[J]
.华章(初中读写),2011(5):28-29.
8
何力.
人生戏剧 戏剧人生──记戏剧家罗辛[J]
.戏曲艺术,1998,19(4):98-100.
9
朱贤杰.
张亚林——歌剧界冉冉上升的新星[J]
.音乐爱好者,1997,0(1):30-31.
10
【歌剧】Opera(意)[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0):52-52.
人民音乐
199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