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及其理性思考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及其理性思考康树华犯罪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个人行为。因此,它不是孤立的,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变化的。建国近50年来,我国犯罪随着我国的政治形势、经济变革和社会治安情况等的变化而变化着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犯罪的发展...
作者
康树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律系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8年第3期6-14,21,共10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刑事案件
青少年犯罪
犯罪发展
犯罪团伙
发案率
社会治安
犯罪分子
犯罪案件
社会主义改造
犯罪高峰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88
1
史丹顿.
2001年第三次“严打”“打黑除恶”再掀高潮[J]
.国家人文历史,2013(16):31-34.
被引量:2
2
景天魁.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41
3
龙宗智.
论坦白从宽[J]
.法学研究,1998,20(1):45-52.
被引量:65
4
杜德斌.
国外有关城市犯罪出行问题的研究[J]
.城市问题,1998(1):57-60.
被引量:13
5
王顺安.
刑罚预防新论——兼议“严打”及其刑罚效益原则[J]
.政法论坛,1998,16(1):38-50.
被引量:10
6
何玉果.
关于“严打”斗争的思考[J]
.河北法学,1998,16(3):41-41.
被引量:1
7
马骁.
犯罪时间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4(5):5-8.
被引量:4
8
汤春来.
浅谈环境对城市犯罪的影响[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11(1):42-45.
被引量:2
9
康树华.
四十多年来我国犯罪的发展变化与理论思考[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5(4):5-14.
被引量:1
10
陈光中.
严打与司法公正的几个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2):3-13.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5
1
吴大华,蒋熙辉.
从重从快方针与死刑限制政策的悖反与调和[J]
.政治与法律,2003(1):32-35.
2
孙峰华,李世泰,黄丽萍.
中外犯罪地理规律实证研究[J]
.人文地理,2006,21(5):14-18.
被引量:22
3
景天魁.
时空压缩与中国社会建设[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5):1-9.
被引量:48
4
高铭暄,曹波.
新中国刑事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J]
.法治研究,2019(6):70-84.
被引量:20
5
贺小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被追诉人认罪案件处理之图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2):81-10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贺小军.
认罪认罚“可以型”从宽模式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141-158.
被引量:2
2
陈思桐.
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范围与认定[J]
.刑事法评论,2021(1):315-352.
被引量:1
3
王文娟,张世青.
农村社会秩序重建的社会政策向度[J]
.山东社会科学,2021(4):109-115.
被引量:2
4
王再武.
转向附近的治理[J]
.青藏高原论坛,2023,11(3):37-43.
5
陈国强.
疫情防治中的新议题:“人际接触”及其治理[J]
.党政论坛,2021(3):39-44.
6
田鹤城,万广华,霍学喜.
区域经济差异与犯罪率的统计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61-64.
被引量:12
7
张磊,冯开禹,李伟涛.
当前我国犯罪地理学研究综述[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3):267-270.
被引量:6
8
陈道铨.
聚类分析在犯罪地域分析的应用初探[J]
.科技资讯,2009,7(24):249-250.
9
王超,赵文吉,周大良.
基于GIS的犯罪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47-52.
被引量:13
10
陆娟,汤国安,张宏,蒋平,吴伟.
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4):419-425.
被引量:51
1
康树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与理性思考(续)[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4):3-8.
2
阎健.
我国青少年立法的回顾[J]
.青年探索,1991(2):2-4.
被引量:1
3
石芳.
一部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犯罪问题的佳作[J]
.法学杂志,2006,27(3):160-160.
4
王牧,苏德栋.
一部承上启下的犯罪学力作——评北大著名教授康树华新著《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J]
.法学杂志,2000,21(4):63-63.
5
社会治安采访录——访中国犯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 康树华[J]
.政法学刊,1998,15(1):9-13.
6
康树华.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J]
.法学杂志,1997,18(4):15-16.
7
赵云芬.
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4(12):17-18.
被引量:36
8
康树华.
宣传法制园地法官的良师益友[J]
.人民司法,1997,0(1):7-7.
9
周密.
雷洁琼与中国犯罪学研究会[J]
.民主,2005(10):35-36.
10
康树华.
关于建立健全少年司法制度的几个问题[J]
.法学杂志,1995,16(5):41-41.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