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元曲杂剧兴于南方说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称为北剧"的元曲杂剧实兴于南方。首先从刻印点考察,元刊本"30种刊刻于大杭"较大都"的多出2至3倍;其次,元曲杂剧中有相当一批剧目可能都是先有南戏"然后北曲"据改的;再次,元曲家们的行踪也主要在南方。此外还有种种其他迹象可证此说不谬。
作者
洛地
机构地区
浙江省艺术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100,共7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元曲杂剧
戏文
南方
分类号
I207.3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8
1
伊维德,宋耕.
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杂剧在明代宫廷的嬗变[J]
.文艺研究,2001(3):97-106.
被引量:48
2
刘静.
从元曲中的异文看《中原音韵》音系入声的消失[J]
.古汉语研究,1999(4):74-78.
被引量:4
3
许颖颖.
十七世纪初闽南韵母系统初探─—明刊闽南戏曲《满天春》用韵研究[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6):93-94.
被引量:1
4
徐健.
《刘知远诸宫调》残卷用韵考[J]
.古汉语研究,1997(2):6-12.
被引量:8
5
邓兴锋.
大都剧韵所反映的元代一些单字的读音[J]
.语言研究,1997(1):131-139.
被引量:6
6
黎新第.
《董西厢》曲句“着”“咱”二字的平仄——汉语轻声的早期历史印迹之一[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82-93.
被引量:5
7
刘静.
从元曲异文看清声母入声字的归类[J]
.古汉语研究,2003(1):25-29.
被引量:4
8
傅谨.
婺剧:腔调与剧种[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2(1):20-31.
被引量:11
9
杜爱英,田雨.
“临川四梦”用韵考[J]
.古汉语研究,2001(1):40-44.
被引量:7
10
卢巍.
抢救与保护濒危剧种的理性思考——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J]
.中国戏剧,2005(10):37-3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7
1
陆华.
曲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韵文学刊,2007,21(3):110-114.
被引量:3
2
高子文.
“戏剧情境”与“抒情”——元杂剧结构分析并就教于洛地先生[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1):59-66.
被引量:1
3
张正学.
宋元南戏对元人杂剧的影响[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44-49.
被引量:1
4
李秀伟.
“地方戏”献疑——兼与廖奔商榷[J]
.文艺研究,2015(9):84-91.
被引量:3
5
孔杰斌.
元曲家孔文卿籍贯及“西湖旧本”辨析[J]
.文学教育,2016(7):42-45.
被引量:1
6
洛地.
洛地自述[J]
.戏曲研究,2009(3):350-362.
7
俞为民.
南戏《错立身》《小孙屠》的来源及产生年代考述[J]
.求是学刊,2002,29(5):84-9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邢永革.
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看宋元时期南北方言的交融与渗透[J]
.船山学刊,2009(1):166-170.
被引量:1
2
曹胜高.
角色、脚色离合与戏曲叙述策略的形成[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2):109-119.
被引量:1
3
武晔卿.
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部类[J]
.中国韵文学刊,2011,25(3):71-76.
被引量:2
4
陆华.
元明曲韵研究之检讨[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7):30-33.
5
武晔卿.
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特点*——《南曲九宫正始》所见“元传奇”用韵考之一[J]
.语言科学,2011,10(5):528-538.
被引量:2
6
吴萍.
南戏《小孙屠》用韵考[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73-78.
被引量:1
7
张延俊.
南宋词集《山中白云》中的被动式和处置式[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4):83-86.
8
徐振贵.
南戏《小孙屠》的两难[J]
.艺术百家,2015,31(1):169-176.
9
林红,娄佰彤,李昭明.
吉剧民间性本色刍议[J]
.北方音乐,2016,36(21):79-80.
被引量:2
10
董酌交.
从“苏剧”看“剧种”的“产生”和“消亡”[J]
.戏剧艺术,2019(6):87-97.
被引量:1
1
张淼.
乔吉的生平、行踪、交游及心路历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86-89.
被引量:1
2
杨镰.
张可久行年汇考[J]
.文学遗产,1995(4):91-100.
被引量:9
3
石艺,黄斌.
元曲家隐语创作考论[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49-52.
4
尹明.
论元曲“四大神物”说[J]
.文学遗产,1958(199):1-1.
5
吴国富.
黄冈籍元曲家滕斌考略[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11-14.
6
赵义山.
论元散曲中三国人物的文化形象[J]
.社会科学研究,2011(3):178-181.
被引量:2
7
门岿.
元曲家二十人资料点滴[J]
.文学遗产,1985(1):144-148.
8
张淼.
苍天负我 我负苍天——论元曲家乔吉的心态与创作[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63-68.
被引量:3
9
蒋楠.
中国小说目录学创始人孙楷第[J]
.励耘学刊,2009(2):270-274.
被引量:1
10
刘树胜.
论元曲家对屈原的评价[J]
.晋阳学刊,2006(3):110-113.
艺术百家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