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中的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走入孙中田的鲁迅研究的世界
被引量:1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1999年第1期61-62,共2页
同被引文献42
-
1张恩和.谈新世纪的鲁迅研究[J].学术研究,2001(9):82-86. 被引量:4
-
2王吉鹏.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1):83-87. 被引量:1
-
3陈漱渝.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的历史回顾[J].学术探索,1999(6):57-60. 被引量:4
-
4钱理群.精神火种的传递——读王吉鹏和他的学生的鲁迅研究论著[J].鲁迅研究月刊,1999(9):59-60. 被引量:3
-
5林非.关于"鲁迅研究五十年"的一些感想[J].鲁迅研究月刊,1999(10):22-27. 被引量:1
-
6袁良骏.一份未必合格的答卷─—关于“鲁迅研究的新路向”的几句妄言[J].鲁迅研究月刊,1994(2):46-48. 被引量:1
-
7袁良骏.鲁迅研究要向深度广度进军——祝《鲁迅研究动态》正式创刊[J].鲁迅研究动态,1987(5):10-14. 被引量:1
-
8段国超.鲁迅研究的当前困境与出路[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9(3):31-38. 被引量:1
-
9冯光廉.论鲁迅研究的学术化[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4):27-28. 被引量:2
-
10孙玉石.谈谈鲁迅研究中的“过度阐释”问题——鲁迅研究当代性与科学性关系的思考[J].鲁迅研究月刊,2006(6):19-22. 被引量:8
-
1隋晓村.现代朦胧诗的艺术表现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2):64-65.
-
2厉平.略论艺术变形[J].电大教学,2000(3):1-5.
-
3曹海东.楚文化视野中的《庄子》艺术变形[J].江汉论坛,2006(4):100-102. 被引量:2
-
4李瑞华.略谈艺术变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8,0(2):25-28.
-
5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近年小说初探[J].文学评论,1983(2):55-65. 被引量:10
-
6袁少杰.走进鲁迅世界的殊途、同归与超越——柔石、巴人与鲁迅[J].丹东师专学报,2002,24(4):14-18.
-
7王得后.《鲁迅与周作人》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7(1):61-62. 被引量:1
-
8杭间.精神的伸延:裘沙夫妇的"鲁迅世界之图"[J].书摘,2000(3):13-17. 被引量:1
-
9郑元.鲁迅应该笑——喜闻《狂人日记》入百强有感[J].鲁迅世界,2002(4):55-56.
-
10郑心伶.深入鲁迅与跳出鲁迅[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3):9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