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我传承的故事—— 一项音乐人类学个案报告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7,共3页
Chinese Music
同被引文献29
-
1洛秦.一位“半路出家”的音乐人类学“局外人”——我的学术探索之路[J].民族艺术,2021(3):5-16. 被引量:2
-
2周凯模.多元音乐世界的多元解释:音乐人类学的“记谱与分析”之方法讨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56-59. 被引量:7
-
3薛艺兵.在家门口的田野上——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中国话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37-153. 被引量:23
-
4管建华,黄婉.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十)--管建华研究员访谈录[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132-134. 被引量:4
-
5陈铭道.冀中“音乐会”文化价值论[J].中国音乐,1997(2):3-8. 被引量:4
-
6管建华.中西音乐与音乐人类学和文化理论研究[J].音乐研究,1993(1):30-32. 被引量:5
-
7赵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J].中国音乐学,1992(2):51-56. 被引量:27
-
8汤亚汀.Ethnomusicology:释义和译名[J].中国音乐学,1991(3):140-143. 被引量:10
-
9王彦达,魏丽,马兵.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趋势[J].满族研究,2005(2):29-33. 被引量:19
-
10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33(3):42-47. 被引量:59
-
1邹毅.奶奶教我“玛达咪”[J].词刊,2013,0(4):19-19.
-
2李志雄,许文昆.象形文字记述的东巴舞谱[J].文明,2008,0(6):118-129. 被引量:1
-
3王健丰.图像诠释东巴经英雄史诗《黑白战争》[J].艺海,2016,0(7):139-141.
-
4熊晓辉.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7(2):120-124.
-
5乔克西,阿勃拉姆逊,吉莱斯皮,伍兹,陈平.综合音乐感教学法[J].中国音乐教育,1992(5):37-38. 被引量:3
-
6刘珏秀.纳西东巴文字篆刻艺术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25-25.
-
7王铁生.丽江塔城纳西东巴音乐的种类及形式[J].民族音乐,2005(1):47-48.
-
8刘沛.当代美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兼谈消化和借鉴[J].人民音乐,1991(4):28-29.
-
9吴宝兰.东巴舞谱的形成及其演变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0,3(4):41-48. 被引量:10
-
10丁舒格.浅谈东巴文字图形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美与时代(城市),2014,0(11):53-53.
;